2019年中国芳纶产品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间位芳纶市场未来发展可期【组图】
芳纶产品性能优异,多用于航空航天
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英文为Aramidfiber(杜邦公司的商品名为Kevlar),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度的温度下,不分解,不融化。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芳纶的发现,被认为是材料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进程。
其有四类:全对位芳酰胺纤维、全对位芳酰胺共聚纤维、全间位芳酰胺纤维、含甲基取代基等间位芳酰胺共聚纤维。前两类属高强高模耐热纤维,后两类属耐高温难燃纤维。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芳纶实现了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和生产,分别是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其中对位芳纶的技术难度和性能指标远高于间位芳纶。
间位芳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阻燃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和耐辐射性。间位芳纶全称“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MPIA)纤维,是由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纤维。对位芳纶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和阻燃等优异性能,与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并称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
根据《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18)》公布的数据,从应用领域来看,中国芳纶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及传送带、已经高强绳索等领域,占比分别达到35%、20%、10%。
间位芳纶(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绝缘性和阻燃性,主要应用于高温防护服、电绝缘、高温过滤等领域。其可以加工成工业用特种纸,在轨道车辆内部装饰上广泛应用。中国间位芳纶市场约占全球4成,但主要依赖进口。
中国对位芳纶国产化研究和开发取得一定进展
由于芳纶的投资成本高,技术难度大,长期以来只有美国和日本等极少数国家生产。这些国家对工艺技术严格保密,形成了技术和贸易的垄断。中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启动芳纶的研制工作,但一直处于小试和中试阶段,在关键技术上始终没能突破,直到进入本世纪,中国对位芳纶的产业化开始得到一定发展。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对位芳纶企业3家,产能约2800吨,产量约1800吨。虽然目前中国对位芳纶国产化研究和开发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工程化关键技术、主要原材料生产技术、关键设备的加工制造技术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中国对位芳纶国产化进程相对缓慢,产能利用率较低,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有待提高。
相比之下,中国间位芳纶发展相对比较成熟,2018年,中国间位芳纶的总产量约为1.2万吨,共有两家主要生产企业: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超美斯新材料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均形成规模产能。
2017年国内间位芳纶产量约为8500吨,净进口量约1100吨,表观消费量超过9600吨。2017年国内市场呈现偏弱态势,纤维价格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下游市场整体不景气,另过滤材料领域竞争激烈,产品价格走低。此外,间位芳纶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双重因素致使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在此环境下,国内部分间位芳纶生产线相继关停,产业集中度提高。
2018年,由于美国军队换装导致杜邦纤维供应紧张以及芳纶原料供应紧张等原因,引起国内间位芳纶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纤维价格较有所提升。预计在间位芳纶在阻燃作战服、产业防护、矿山冶金防护服等市场需求拉动下,价格有望继续冲高。
中国间位芳纶市场空间庞大,未来发展可期
国内间位芳纶供应质量已接近国际产品,具有一定竞争力。其中泰和新材生产的间位芳纶“泰美达”可与国际产品Nomex抗衡。目前国内间位芳纶生产厂家和军方展开合作生产作战套服,军队与武警的大人员基数及高频率战损打开产量消化渠道;上千万产业工人的防护服,也为间位芳纶提供庞大的市场空间。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间位芳纶的需求增速将达到约20%,到2020年消费量将超过1.6万吨。
总体来看,当前中国芳纶自给率仍较低,其中对位芳纶工业化技术仍有短板,产品美日相比存在差距,高端应用领域仍大量依赖进口。间位芳纶发展较快,但产能利用率和成本有待改善。预计到2020年中国芳纶需求超过3.55万吨,供需矛盾仍将持续。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