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19:《中国博物馆产业全景图谱》(附:政策汇总、发展现状、竞争状况和发展趋势等)

朱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物馆数量增多,质量提高,各方面的功能不断完善,在文化事业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日益繁荣,游客数量逐步增多,在国家鼓励免费开放博物馆的政策下,博物馆运营进入文创时代,通过周边文化产品获取收益。未来,互联网+下的博物馆经通过更为广泛的渠道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

产业简介:博物馆占据主导地位,民营力量逐步壮大

博物馆指为了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向公众开放,非营利性、永久性社会服务机构,包括以博物馆(院)、纪念馆(舍)、科技馆、陈列馆等专有名称开展活动的单位。

从产业链条来看,博物馆产业上游主要为文化发掘和文物修复业,将我国的珍贵文物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保存,其中文物发掘主要由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许可的国家各级考古研究所负责,根据国家文物局信息披露显示,目前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的单位主要有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文化研究所等;文物修复主要由各级文物保护中心和博物馆负责,同时一批民营文物修复机构正在壮大。

博物馆产业的中游主体为博物馆,传统模式下,博物馆主要开展馆藏文物展览以及文物复刻仿品管理与营销,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居民文化消费提高,文创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一方面给博物馆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给居民带来更高的文化享受,同时博物馆和旅游结合更加紧密,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成为一个发展热点。

博物馆产业下游主要包含了旅游业、展览业、拍卖业和收藏业。随着展览业的兴起,一批专业的会展企业壮大,主要包括励展博览集团、法兰克福展览、汉诺威展览等国际知名会展集团;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萌芽于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式起步,随后一路高歌猛进,这也和收藏热的兴起紧密相关。

图表1: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

政策汇总:政策加持,博物馆迎来高速发展期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其性质决定了具有公益的特点,2015年2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博物馆条例》,鼓励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同时,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这为我国民营博物馆的壮大提供了政策支持,我国博物馆的建设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图表2:中国博物馆产业相关政策法规汇总(一)

2015开始,我国频繁出台文物和博物馆方面的政策,一方面加强博物馆制度建设,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文化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入推进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鼓励博物馆发展文创产业,同时鼓励博物馆和旅游的深入融合,开展文化旅游。

图表3:中国博物馆产业相关政策法规汇总(二) 

图表4:中国博物馆产业相关政策法规汇总(三)

发展现状:博物馆数量不断增长,参观人数逐年增加

——博物馆数量不断增长。博物馆是穿越时空的隧道,历史沟通的桥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更充足的经济实力支持博物馆的发展,我国进入博物馆建设的高速时期。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1996-2017年中国博物馆规模逐年快速增长,1996年仅有1219个,到2017年,全国博物馆数量达到4721个,占文物机构数量的47.5%。前瞻根据我国博物馆发展趋势和建设情况,测算2018年我国博物馆数量约为5100个。

图表5:2010-2018年中国博物馆数量(单位:个)

注:文化旅游部暂未公布2018年博物馆数量,图中2018年数据由前瞻测算得出,届时仍以文化旅游部公布的最终数据为准。

另外,国家文物局作为我国负责文物和博物馆有关审核、审批实物的国家机构,其在官方网站披露我国博物馆数量。但由于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国家文物局博物馆数量与文化和旅游部数据略有差异,但整体来看,我国博物馆量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国家文物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全国经各地文物部门年检注册的博物馆总数达到了5164家,比2016年度增加了181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图表6:2010-2018年中国博物馆数量(单位:个)

——馆藏文物数量明显增加。博物馆以文物为主,随着我国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博物馆数量不断提升,馆藏文物的数量也在不断提高。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为1755.25万件/套,及至2017年底已经增长至3938.32万件/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4%。2018年,我国馆藏文物数量约为4330万件/套。

图表7:2010-2018年中国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单位:万件/套)

——观众数量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我国博物馆数量的增多,以及国家鼓励博物馆免费开放,对我国博物馆参观人数的提升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升级下,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扩大,也进一步助推了博物馆业的发展。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0-2017年,我国博物馆参观人数保持着8%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2017年我国博物馆参观人数已经达到了9.72亿人次,同比增长14.2%,占2017年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数的84.7%。前瞻测算,2018年我国博物馆规模进一步扩大,观众人数有可能达到10.5亿人次。

 图表8:2010-2018年中国博物馆观众人数(单位:亿人次,%)

竞争状况:山东博物馆数量最多,国有博物馆占主体地位

——地区竞争:山东省名列第一。博物馆的建设与当地历史资源条件有着巨大的关系,一般而言,历史资源越丰富,越有支持博物馆假设发展的文物基础;同时,博物馆的建设尤其是国有博物馆的建设,不离开财政的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博物馆数量相对较多。山东省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GDP居于全国前列,其博物馆建设居于全国前列。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我国山东省拥有博物馆485个,位列全国第一;河南省凭借黄河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有334个博物馆,位列全国第二。

而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数量TOP10省份中,虽然省份数据有所差异,但山东省依然凭借485家博物馆排在全国第一位,第二三位分别是河南与江苏省。

图表9:中国博物馆地区分布TOP10(单位:个)

——国有博物馆占比超过70%。目前我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民营博物馆的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博物馆体系中,国有博物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我国博物馆中归属于文物部门的博物馆共计3260家,归属于军队等其他部门的博物馆544家,民办博物馆数量917家,国有博物馆(文物和其他部门)共计3804家,占比80.57%,民办博物馆占比19.43%。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我国包括文物和其他部门在内的国有博物馆3766家,占比72.93%;民办博物馆1398家,占比27.07%。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还是国家文物局数据,虽然具体博物馆数量有所差异,但均表明,我国目前博物馆中仍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占比超过70%,在博物馆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图表10:中国博物馆结构占比(单位:%)

——综合性和历史类博物馆占比较高。我国博物馆展览内容和主要文物类别,可以分为综合性、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科技类等多种类型的博物馆。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我国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博物馆中占比最高,为36.28%;历史类博物馆占比35.27%,两者合计占比超过71%。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占比最低,约为3.64%。

图表11:中国博物馆类型结构(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亚洲领先。根据TEA和AECOM联合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游客量排名前二十的博物馆中,有6家来自美国,4家来自中国,5家来自英国;其它博物馆则来自法国、俄罗斯、韩国、梵蒂冈等国家。从亚太地区来看,2017年,排名前二十博物馆游客量合计达6730万。其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高居首位;上海科技馆排在第二,游客量为642.1万;台北故宫博物院位列第三,游客量443.6万。前十博物馆中,除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外,其余均为中国博物馆。

图表12:2017年亚太地区博物馆接待游客量TOP10(单位:万人次)

发展趋势:互联网+博物馆应用加深,文创产品逐步壮大

——互联网+深入应用。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城市或地区文化展示的重要载体,主要职能是在实现文物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展览展示、社会活动等形式,提高文物利用水平,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互联网作为当今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已经全面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依托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与平台,开始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2016年由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印发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网络媒介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目前博物馆领域探讨的重要课题。故宫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类博物馆,积极探索和互联网的结合,从数字故宫到故宫淘宝,再到故宫游戏、故宫社区...故宫博物院已搭建起以故宫官方网站为核心和主入口,由网站群、APP应用、多媒体数据资源等各种信息组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联的聚合平台。

图表13:故宫+互联网布局

——文创产品规模壮大。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明确博物馆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并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这为博物馆发展文创产品提供了制度保障,将文创产品发展推入了“快车道”。

2017年2月,国家文物局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2020年发展目标:打造50个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建成10个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基地,文化创意产品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文物单位和企业超过50家,其中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超过20家。

图表14:2020年博物馆文创产品规划目标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博物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朱茜

本文作者信息

朱茜(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17886959)赞(2315)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