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船舶电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相对落后【组图】
欧洲、日韩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全球船舶制造业面临下行压力,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增长动能不足,导致船舶电子也受到波及。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2018年,全球造船完工量为8012万载重吨;承接新船订单量为76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0%;截至2018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2075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7%。
具体国家来看,我国虽然船舶工业发展迅猛,2018年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分别占全球43.3%、39.0%、42.6%,但船舶电子产品的开发制造是薄弱环境,国内船舶电子行业规模有限。
因此,船舶电子产品的生产目前主要集中在欧洲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丹麦、挪威,以及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等,美国、加拿大也掌控有部分高端船舶电子产品。
其中,欧洲是现代航运业和现代造船业的发祥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造船工业及船舶配套工业体系。近年来,虽然世界造船中心向东亚转移,但欧洲仍具有强大的船舶配套能力,在船舶配套市场上处于领跑地位,约占世界市场一半的份额。
根据欧洲船舶设备协会统计,欧洲船舶配套供应商己达到1万多家,直接从业人数有26.2万,间接从业人数43.6万。未来几年,欧洲船舶配套业年生产增长率将达到2.5%,附加值年增长率将达到1.5%,员工人数年增长率将达到1%。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日本的造船产量达到1750万吨时,已形成门类齐全、技术水平高的配套工业,成为世界船用设备制造大国。
2018年,日本造船完工量为2012万载重吨,同比下滑0.94%;承接新船订单量为121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16%;截至2018年12月,手持船舶订单量为4480万载重吨,同比下滑5.33%。
在日本国内市场需求保持稳定下,日本船舶配套业继续快速发展。现如今,日本的船舶配套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体系最完整,且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上乘,售后服务完善,在高、精、尖船用配套产品研制领域可与欧洲竞争。
韩国船舶配套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就建立起一个包括各类船用设备的较为完整的船舶配套工业体系,90年代以来,随着造船的发展,韩国国产设备装船率已达到90%。韩国现有船舶配套企业460多家,从业人员近7万人,76%的配套企业分布在造船企业较为集中的釜山、庆尚南边地区。
近年来,韩国船舶工业保持较好发展,其船舶电子市场同样呈现良好态势。2018年,韩国造船完工量为1972万载重吨,同比下滑37.32%%;承接新船订单量为31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69%;截至2018年12月,手持船舶订单量为60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8.76%。
在船舶配套产业比重将提升
从市场趋势来看,目前世界船舶配套产业市场规模约230-250亿美元,在船用设备中价值比较大的设备基本包括柴油机、发电机组、螺旋桨、辅助锅炉、甲板机械、操舵系统、导航及测量系统、舱室系统、辅助系统、安全及救生系统,其中船舶电子产品价值约占15%。未来随着船舶电子行业进一步发展,在全球船舶配套的比重将继续提升。
从产品趋势来看,船舶电子产品的制造逐步向系列化、模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鉴于船舶电子技术是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发达国家考虑其对海军装备和民用海事航运业发展所起的双重作用,普遍重视和扶持大型军工企业进入海事电子行业。
从技术趋势来看,船舶电子技术正朝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船舶电子产品有望渗透到海上作业的各个领域。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船舶电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