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医疗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化、数字化、人文化及生态化是未来趋势【组图】
医疗建筑工程是指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医院(医疗机构)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查、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建筑工程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
按照业务类型划分,医疗建筑工程又可分为医疗建筑规划、医疗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环艺设计、建筑材料、医疗净化工程、医疗建筑给排水工程等。
医疗机构数量恢复增长,新建医疗建筑工程需求上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迎来了又一轮医疗设施建设的高潮,新建医疗建设项目无论其规模还是数量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同时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建设。尽管自2014年-2016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增速减缓,不过自2017年开始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重新恢复增长,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到1000946个,同比增长1.1%。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大对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的投资,我国新建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开始增多。此外,新建医疗建筑很多是集门诊、医技、病房、科研、办公、后勤供应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单一功能的建筑已很少。同时,由于建设标准的提高,医疗建筑的规模和面积也在增长,出现了十万平米以上的单个建筑,甚至几十万平米的医疗建筑乃至医疗城。
2017年,我国医疗卫生房屋建筑面积达到72855万平方米,新增医疗卫生房屋建筑面积为46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预计2018年将达到77955万平方米。
改、扩建需求及政策支持,存量医疗建筑工程前景远大
医院建筑是民用建筑中最为复杂的建筑类型,具有专业技术极强、使用功能复杂等特点。而我国接近80%的医院建于上世纪,超过半数以上的医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老旧医院在在规划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及医院现代化管理发展的需要,在长远发展运营过程,不断地暴露出如规划设计不合理、建筑陈旧、功能匮乏、环境杂乱、用地紧张、建筑密度高等诸多实际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医疗服务的品质和医院的工作效率。
目前,我国医院势必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的方式,增加医院卫生资源的供应,缓解医院卫生资源供给低于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我国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也迎来了政府政策的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建设,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智能化、数字化、人文化及生态化是未来趋势
近年来,我国医院新建、改扩建医院建筑掀起了一轮新高潮,许多地区公立医院规模越建越大,以至出现了类式“航空母舰式”医院建筑群的综合医院。而盲目追求医院规模扩张,给医院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等带来不确定性风险,不利于我国医院的健康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内,医疗建筑工程行业主要发展趋势有四个:建筑智能化、医疗数字化、服务人文化、环境生态化。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建筑工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