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钟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钟表供给侧仍有发展障碍【组图】
2017年钟表行业贸易逆差加大,2018前四月国内行业运行略显疲势
国产现代钟表工业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放开,国外优质钟表产品的涌入,对当时国有钟表制造企业造成巨大冲击,钟表工业重心南移,在深圳附近诞生了一批现代国产钟表企业。
作为钟表出口大国,中国2017年进出口总金额分别出现了正、负增长;出口情况增长疲软,贸易逆差拉大。
根据钟表行业协会数据,2018年1-4月,我国钟表行业运行较上年稍有疲势,累计产量同比减少11.0%,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分别同比减少2.74%和3.85%,利润总额同比减少9.3%。
全球钟表产品形成三典型,国产手表成四梯队,钟表供给侧仍有发展障碍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钟表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当前,世界钟表产销格局大体被瑞士钟表、日本钟表与中国钟表主导;而国内高端手表(5000元以上)市场基本被瑞士表占据,中端市场(1500-2000)也以进口为主,国产品牌大约占据25%的市场份额。而低端手表市场(1500元以下)则以国产品牌主导。
在国内,国产手表品牌己逐步形成四大梯队的竞争格局:
第一梯队是国产四大品牌:Fiyta飞亚达、TianWang天王、Ebohr依波、Rossini罗西尼,处于国产钟表行业的塔尖,有一定品牌效应;
第二梯队是由温州人创建的四个品牌:Rarone雷诺、GeYa格雅、Golgen古尊、Poscer宝时捷;
第三梯队包括TianBa天霸、Starking星皇、Citole西腾、Reimah雷迈、Rosdn劳士顿等等局部市场发展不错的品牌,以及Sea-Gull海鸥、Beijing北京等曾经的老牌品牌;
而第四梯队是以批发零售形式为主的国产品牌,以各大低端批发零售市场为主要销售渠道。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钟表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国产手表虽然规模大,但是存在一些列的供给侧的问题,缺乏强有力的产品作为支撑,国产手表基本停留在中低端的定位,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相对薄弱。
供给侧结构呈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在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惯性作用下,我国钟表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低端产能过剩、中高端产能不足。整体技术水平处在中低端,依赖规模、价格进行量的扩张和竞争难以持续。从目前产业结构来看,企业过小且相对分散,而大型企业缺乏必要的核心技术和国际化的资源配置能力,科技含量偏低,有同质化的现象,单从企业的结构方面来看,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人才、技术储备不足,新兴产业带动作用还不强。受科技体制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成效。贴牌产品较多,产品附加值低,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很少。随着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在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减弱。然而,新型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不足,导致了产业成长相对缓慢。
供给侧竞争过度,把企业锁在低端,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行业的供给侧竞争过度,带来两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过度竞争把企业锁在了低端,企业没有研发的成本和能力,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向高端水平的发展,无法实现产品的升级,以致于消费者没办法在国内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涌向国外。当前行业正面临增速放缓和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资源、环境、能源约束全面增强双重压力,行业增速已有回落。传统的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为主要内容的降低变动成本和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内容的降低固定成本的盈利模式,遇到极大挑战。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