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原油期货诞生 十张图带你了解期货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8年3月26日,中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开盘后,主力合约原油1809跳涨5.77%,首日迎来开门红。截至下午收盘3点整,主力合约涨幅仍有3.34%,成交量达4.07万手,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成交总价值金额达到176.40亿元。原油期货作为国内第一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正是我国国际战略品种落地的突破口。
2017年以来,大商所捷报频频。先是生猪期货立项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复,随后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投资者再次获得突破,再到本次的原油期货落地。这几项业务刚好契合国内期货业的两条发展主线,即“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国际化提升“中国价格”影响力。
期货交易规模不增反降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期货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期货行业发展较快,尤其是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助推期货成交金额增速创历史新高,2010年期货成交量为31.34亿手,同比增长45.24%,成交金额为309.12万亿元,涨幅高达136.85%;2011年在全球经济形势动荡、国内经济结构面临转型且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期货市场量价齐跌,进入调整期不可避免,又由于2010年基数较高,故而同比跌幅较大。2012-2016年,期货市场再次进入增长阶段,2016年成交量为为41.3亿手,创出历史新高,累计成交额为195.6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5%和下降64.70%。2017年成交量为30.76亿手,累计成交额约187.90万亿元,分别较2016年下降25.66%和3.95%。尽管从量上看,期货市场是萎缩的。但从功能深化的角度来看,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表1:2009-2018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变化趋势(单位:亿手,%)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2:2009-2018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额变化趋势(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交易品种快速扩容
2017年以来,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的精神,期货市场新品种上市速度加快。棉纱期货、苹果期货相继挂牌交易,其中苹果期货作为创新品种,开创了全球首个鲜果期货的先例;万众瞩目的原油期货也顺利挂牌交易。尽管2016年受金融领域加强风控的影响,国内期货市场新品种上市一度暂停,但从2010年至今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实体经济日益增长的风险管理需要,国内期货市场交易品种整体上实现了快速扩容,上市期货期权品种数量由2010年的28个扩大到了55个,扩大了近一倍,不仅相继推出了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商品期货品种涵盖范围也从农产品、有色金属为主向化工品、黑色金属等领域扩大。在提升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总体要求下,更多品种的上市,将进一步丰富市场避险工具,使得期货行业更好发挥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的基本功能,为实体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图表3:2010-2017年期货市场四大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数量(单位:个)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分行业来看,在各类交易品种中黑色板块在2017年继续成为市场的热点板块,吸引了最多的资金关注,其日均持仓资金占比接近整个商品板块的1/3,焦炭等品种年内波动幅度接近80%。有色和化工品两大传统板块,则在四季度接棒黑色板块,主导了年末商品行情;而农产品在通胀预期不强的背景下,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工业品。股指与国债期货在经济增长平稳、市场利率回升的大背景下,形成了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图表4:2017年不同板块日均持仓资金占比(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商品期权取得突破
2017年我国在商品期权市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豆粕期权、白糖期权在3、4月份相继上市,填补了国内场内商品期权的一个空白。目前豆粕和白糖期权运行平稳,2017年豆粕期权日均成交量接近3.8万手(双边,下同),日均持仓量22.44万手;白糖期权日均成交量1.58万手,日均持仓量11.26万手。豆粕和白糖期权的平稳运行,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国内商品定价体系,为企业风险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工具,同时也为期货市场合约连续性、场外期权市场对冲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图表5:2017年豆粕期权和白糖期权日均成交量和日均持仓量情况(单位:万手)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国内各家期货交易所也在积极研究扩大商品期权品种,铜期权等商品期权或陆续上市交易,中国商品期权品种将进一步丰富。搭建更丰富、完善的期货、期权品种体系,以品种创新助推期货市场发展,不断提高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最终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任务和方向。
风险管理业务发展迅速
2017年,随着衍生品层次多样化和客户需求爆发式增长,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成为期货行业创新发展的新突破口,风险管理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继续增长。2017年1至12月,风险管理子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实收资本、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上涨20.02%、56.76%、48.73%、73.58%、675%。从业务来看,仓单购销、仓单约定购回交易额同比分别上涨24.75%和144%,场外商品衍生品新增名义本金同比增长1624%,同时多个风险管理公司成为白糖豆粕期权做市商,期权做市交易额保持平稳增长。
图表6:2017年风险管理公司财务指标及业务增长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为了响应国家扶贫攻坚的战略,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工作要求,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市场化进程,三家期货交易所在前期试点基础上,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保险+期货”模式的稳步推进,将有效提升农产品市场运行质量,提高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深度,服务国家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同时也为产业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管理风险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此外,我国是全球大宗商品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很多基础原材料和农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同时还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一个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需要风险管理的行业数量众多。因此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2018年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业务仍将延续2017年快速发展的态势。
资管业务探索转型
与风险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相比,2017年资产管理业务由于受到资管新规的影响,业务规模明显缩水。中期协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末,期货公司正式运作的资管产品数量已由2016年年末的3644只减少到了2938只,产品规模从2016年年末的2791.71亿元减少到了2408.57亿元;结构化产品数量从2016年年末的1420只减少为220只,产品规模也从1396.67亿元减少到418.65亿元。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其他类产品的数量从2016年年末的312只减少为170只,合计规模从243.3亿元减少至41.72亿元。
图表7:2016-2017年期货公司资管业务产品数量变化情况(单位:只)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8:2016-2017年期货公司资管业务产品规模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目前“去嵌套、降杠杆、减通道、破刚兑”的监管思路之下,期货资管业务去通道化、深化转型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为顺应监管思路的调整,适应监管新常态,而且是为了实现自身业务的突破。许多期货公司已经开始主动转型,2017年前10个月,期货公司主动管理类产品从2016年年末的866.93亿元增长至1480.54亿元,产品数量也从1311只增加到2016只。同时,2017年1至10月,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合计收入为9.05亿元,合计支出为6.52亿元,合计净利润为2.53亿元,同期分别增长了38.47%、56.44%和6.78%。未来,随着业务合规水平的提高、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基础的逐步夯实,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在发挥行业特色、更好服务于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需求方面,将有更大的作为。
图表9:2016-2017年期货公司主动管理类产品发展情况(单位:亿元,只)
资料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际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在证监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期货市场稳妥有序地开展“引进来”的相关工作,且步伐逐步加快。
一方面,保税交割试点不断扩大。2010年12月24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率先启动铜、铝期货的保税交割试点工作。后续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分别开展了线型低密度塑料、甲醇、铁矿石等期货品种保税交割试点工作,为期货品种的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期货市场不断加快引入境外投资者的步伐。2011年,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有限度地参与国内期货市场。2015年,证监会发布《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从事境内特定品种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扩大了“引进来”的步伐。2018年2月,证监会正式明确铁矿石期货为境内特定品种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将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境内铁矿石期货交易。随后,我国第一个在设计初期就以国际化为方向的原油期货于3月26日正式挂牌交易,这将改变我国期货市场相对独立的局面,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整体国际化水平,并为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引进来”方面,2017年11月,我国将境外机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三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这使得在期货公司层面的国际化程度亦大幅提升,从而有助于提升期货公司的整体竞争水平。
图表10:我国期货市场“引进来”发展进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在“走出去”方面,2015年开始,证监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允许更多的期货公司赴港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已有约20家期货公司获批在境外设立子公司开展期货业务,除香港之外,在美国、新加坡、伦敦等金融机构中亦出现了中资期货公司境外分支机构的身影。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培育贸易新业态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为此,期货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提升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国际定价权,积极服务贸易强国建设,有效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各期货公司应以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为主,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