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大修重现历史雄姿 助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王辉

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收尾

近日,历时五年之久,“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史上最大规模的保护维修工程收尾。通过“修旧如旧”的保护,嘉峪关关城换“新颜”面世,并重现历史上雄浑壮观的原貌。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总面积33500余平方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嘉峪关始建于1372年,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1961年,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

图表1:嘉峪关关城概况

11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嘉峪关关城建成后,曾多次修缮。那里长期以来与其他地区的长城一样,面临着风蚀、风化、地震、洪水等自然威胁和生产、生活、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鉴于各种自然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嘉峪关关城及长城土木结构建筑出现不同程度墙体开裂、地基下沉、楼体倾斜等问题。该修复工程旨在复原关城最鼎盛时期的状态。

开展三大工程 保护嘉峪关关城

为了更好地展示利用嘉峪关文化遗产资源,2011年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了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将其列为国家文物局“十二五”重大文物保护工程。该工程工程分为嘉峪关长城本体保护维修工程、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设工程及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三大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整个保护工程总投资概算20.3亿元。

图表2: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概况

22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该工程是甘肃省历史上实施的规模最大、涵盖面最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它以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理念为指导,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对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助推嘉峪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华夏文明传承建设中的重要一项。此外,经过多年培育,“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已在国内外享有较高认同度和美誉度,形成了较为稳定、并有一定规模的海内外市场。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嘉峪关长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全面提升遗产监测管理和展示服务水平,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嘉峪关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6年,嘉峪关市全年累计旅游人数702万人次,同比增长23.2%,累计实现全社会旅游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嘉峪关关城旅游景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60.8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1万元,创下历史年度入园游客和门票收入“新高”,成为支撑嘉峪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引擎”之一。

2017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75万人次,增长20.2%;实现全社会旅游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嘉峪关关城旅游景区景区共接待游客36.3万人次,同比增长4.37%,实现旅游收入2353万元,同比增长29.3%。

图表3:2010-2017年嘉峪关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单位:万人次,亿元)

33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12月4日,嘉峪关市印发了《嘉峪关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嘉峪关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嘉峪关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把嘉峪关建设成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休闲消费型城市;至2020年,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1455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

图表4:《嘉峪关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产业目标

44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可行性研究报告
王辉

本文作者信息

王辉(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关注(1200560)赞(149)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