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宝马陆续布局 共享租车成出行领域新风口?

邓斯扬

11月24日,“美团租车”应用上线,先期在成都的郫都城区展开试运营。目前,美团租车只有大众朗逸和大众桑塔纳两款燃油车型,可运营的车辆大概在50-100辆之间。订单按照“时长+里程”的方式计费,价格和里程计费分别为0.2元/分钟和0.8元/公里。租客在租车时须支付599元租车押金。

巨头陆续入局

早前,美团内部就已经成立出行事业部,包括共享汽车、美团地图和无人驾驶以及打车等出行领域的新业务。可见出行领域将是这家O2O龙头企业下一个重点布局的市场。

就在“美团租车”正式上线的同时,国际汽车巨头宝马也表示将于12月份首次在华推出永久性的汽车共享项目ReachNow,首先在成都展开试点,所用车型为i3电动汽车。ReachNow是宝马打造的汽车分时租赁服务,曾在2016年4月首次在美国西雅图进行,并在2017年8月登陆北京,在北京特定地区展开试运营。成都地区的宝马共享服务最初将使用100辆宝马i3电动车。与之前在北京开展的项目不同,当用户使用完车后,不需要把车停放至固定地点。

至此,O2O和汽车两大领域的巨头都已陆续布局汽车分时租赁服务,还非常默契地同时将初期试运营的地点放在了成都。

为什么是成都?

2010年以来,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到2016年已经达到466.7万辆,成为全国除北京以外的第二大汽车保有量城市。同时目前成都市驾照持有量已经超过700万,说明至少存在200多万人持有驾照但并不拥有汽车,这为共享汽车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图表1:2010-2016年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情况(单位:万辆,%)

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JPEG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政策方面,2017年9月,成都市政府签发了《关于鼓励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至2018年底,全市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络,服务网点达到2500个,充电桩达到10000个。至2020年底,全市形成覆盖广泛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络,服务网点达到5000个,充电桩达到20000个。并且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运营企业在成都市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这无疑为共享租车的运营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不同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成都至今未出台限牌政策,这也大大降低了企业进入共享汽车市场的门槛。因此,成都成为了众多共享汽车企业的第一站。

共享租车能否成为出行领域的下一个风口?

早在2015年,共享汽车分时租赁领域就迎来过一波创业热潮。然而市场起步时期,许多汽车厂商借此赚取新能源汽车补贴,市场秩序混乱。到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面调低,补贴审查也进一步升级,许多共享汽车企业也应声淘汰出局。今年以来,随着共享单车在国内的普及,提高了消费者对共享经济的接受程度,共享汽车的热潮也随之卷土重来,这也意味着这个市场的竞争在不断变得激烈起来。截至2017年6月,国内共有370家共享汽车公司完成注册,实际运营公司数量超过100家。环球车享EVCARD、TOGO途歌、Gofun出行和盼达用车等平台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图表2:主要共享汽车平台运营情况

主要共享汽车平台经营情况.JPEG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年,我国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规模达4.3亿元。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移动出行需求将不断膨胀,而道路资源的紧缺导致了严峻的交通矛盾、环境矛盾。这一点在未来几年仍将是政府着重解决的难题。因此分时租赁将继续受到政府的鼓励,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并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战局。因此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预测,到2022年,中国互联网共享汽车市场规模将超过120亿元。

图表3: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共享汽车市场规模预测.JPEG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可行性研究报告
邓斯扬

本文作者信息

邓斯扬(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关注(1087695)赞(186)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