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缺口大 PPP模式成为养老产业最佳解决方案

陆澜清

 我国养老缺口巨大

当前,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多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为辅,其中居家养老比例达到90%以上,随着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国民收入稳固增长、老年人消费观念变化、“4-2-1”家庭困境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再满足现有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模式正朝多元化发展。

然而,我国社会养老起步很晚,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016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6张,与民政部指出的“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35-40张”这一目标还有距离。

以养老床位计算,按着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我国至少需要1000多万张床位,而目前我国仅有约500多万张,缺口达450万多张。

图表1:2008-2016年我国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比例

2008-2016年我国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比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此外,我国养老机构双轨并行,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全,公办养老机极享受政府各种福利和优惠,却和民办养老机构共同竞争,影响了公平市场的形成,挤占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空间。

并且,由于缺乏市场化经营的经验,使得部分公办养老机构定位不准确,服务对象错位。一些硬件条件和服务水平远远超出了基本需求范围的公办养老机构,原本应服务政府保障对象和少部分失能、困难老年群体,却收住了大批低龄、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社会老年人,使得真正需要这些条件好的公办养老机构的老人“一床难求”。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公办养老机构还存在运营活力不足、与业化程度低等情况,入住老人难得到全面照料。

种种弊端显示,公办体制不适应养老环境,公办养老机构急需转型,PPP模式正是解决这些痛点的最佳方式,可以说,在仅靠财政支出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养老服务PPP是最具前景的养老模式。

PPP模式天然适用于养老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简单来说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具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特点。

PPP模式适用于那些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价格调整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类项目,比如交通、住建、环保、能源、教育、医疗等等。

PPP和养老产业有效对接,助推养老产业发展。首先,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收益共享,风险分担,能够提高项目安全性和收益水平,降低社会资本方投资回收期,有利于增加养老项目的吸引力;其次,能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解决养老产业巨大的资金缺口,平滑年度间财政支出,促进公共服务的代际公平;最后,能够整合政府市场的各方优势,以资源整合加合理竞争的方式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图表2:养老适用PPP模式

养老适用PPP模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体来看,虽然在个别方面养老行业本身存在缺陷,但是在大多数方面符合PPP模式适用项目的特点(养老项目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具有覆盖面广、体量巨大、收益周期长的特点),加上政府重视程度高、扶持力度大,养老项目基本上适合运用PPP模式,养老PPP项目如果运作得当,可以开创出多赢局面。

一方面,PPP模式融入到养老产业,对政府来说缓解了资金方面的压力及智能转换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民企来说,只要有充足的资金、管理以及在运营方面占有优势的话,也可以进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当中。这对广大有需求养老的老人们来说,既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服务,又可以在合理的价位中有所选择。

图表3:养老PPP模式带来双赢局面

养老PPP模式带来双赢局面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陆澜清

本文作者信息

陆澜清(观察员)

关注(3764527)赞(344)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