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成国策,带动区域经济全方位发展
一、全域旅游发展背景
2017年3月12日,国家旅游局长李金早就旅游业发展讲到:“推进全域旅游已成为一项国策,现在我们的旅游模式已从经典旅游转到全域旅游,非经典旅游游客量占到80%”尽管全域旅游的概念从两年前出现便已经悄悄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但是开始被人知晓还要归根到最近的“两会”上,在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阐述解释的时候,首次出现了全域旅游这一概念,中国政府网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的概念性总结也提出,全域旅游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12个关键词之一。显而易见,全域旅游在未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从市场发展规划以及市场发展趋势来说,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必然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短中期趋势。
二、全域旅游发展基础
全域旅游的发展与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披露最新旅游业发展数据,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不论是从人数还是收入方面,都保持较快增长。
图表1:2010-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增长情况(单位:亿人次,%)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2:2010-2016年国内旅游收入增长情况(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居民意识的不断改变,都是旅游业不论从人次还是收入保持10%以上高增速的必然条件。在未来短期时间内,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将维持在这一高增速水平。旅游业的大体量为全域旅游的发展铺好了一条“青云之路”,只要这一经营模式开始步入正轨,就可以直接接收旅游业的超大体量,从而实现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
如果说旅游业人数和收入的增加都是量的增加的话,那传统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就属于质的改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意味着对于旅游的主方和客方的双方面改革,对于旅游开发者来说,全域旅游意味着将景点旅游区域化,从以旅游资源为首出发,向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全方位蔓延,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对于旅游者而言,旅游不单单仅仅意味着对景点以及景区的游览,全域旅游下的游客将会享受到可以全方位满足自身需求的旅游区域,将游客旅游的质量放在首位。
三、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从发展模式来看,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五种:
图表3:全域旅游发展的五种模式
类型 | 模式详情 | 典型代表 |
龙头景区带动型 | 依托龙头景区作为吸引核和动力源,围绕龙头景区部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旅游产品和景区,调整各部门服务旅游、优化环境的职责。推进“景城一体化发展”。以龙头景区带动地方旅游业一体化发展,推动旅游业与区域众多产业融合,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湖南张家界、四川都江堰 |
城市全域辐射型 | 以城市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依托旅游城市知名旅游品牌、优越的的旅游产品、便利的旅游交通、完善的配套服务,以都市旅游辐射和带动全域旅游,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互补,优势互动的城乡旅游大市场。按照“旅游引领、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提升价值”的思路,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以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 | 辽宁大连、福建厦门 |
全域景区发展型 | 把整个区域看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按照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建设,推进旅游城镇、旅游村落、风景庭院、风景园区、风景厂矿、风景道等建设,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城乡旅游风貌。 | 浙江桐庐、河南栾川、宁夏中卫 |
特色资源驱动型 | 以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高品质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旅游综合开发为路径,推动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大众健康、文化、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共生共荣,谋划一批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山地体育、汽车露营等旅游新业态,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形成特色旅游目的地。 | 重庆武隆、云南抚仙湖、贵州花溪 |
产业深度融合型 | 以“旅游+”和“+旅游”为途径,大力推进旅游业与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以及旅游业与文化、商贸、科教、体育、宗教、养生、教育、科研等行业的深度融合,规划开发出一批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跨界产品,推动全域旅游要素深度整合,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南京江宁区、北京昌平区 |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全域旅游先行发展及后续规划
近年来以旅游发达地区为首,全域旅游的布局规划开始向全国蔓延开去:
1、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想全域化转变,以抓点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加速转变,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科技、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规划理念,将全域旅游发展贯彻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中,在旅游引领“多规合一”方面取得新突破。
规划目标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创建500个左右全域旅游示范区。
2、中国首个生态功能区PPP联盟成立,将实现三大突破。1月11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政府以及呼伦贝尔市辖科尔沁右翼中旗、巴林左旗、扎赉诺尔区和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府,分别与北方中郡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PPP合作模式,进行包括全域旅游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合作。
3、三亚将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三亚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将重点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度假胜地。
4、云南省《旅游业“十三五”规划草案》中将全域旅游战略定位为云南旅游发展六大战略之一。充分发挥和释放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功能,把一个行政区域视为一个旅游区,强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方式,推动“旅游+”融合,实现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5、陕西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抓住宝鸡、汉中、韩城和临潼、礼泉、华阴等3市10县(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一体化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陕西”。
全域旅游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的新引擎,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载体,将成为促进社会变革的新动力,将成为促进中国融入世界旅游大潮、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新举措。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