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国产化加速 IC产业掀起大浪潮

许志新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IC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我国IC产业国产化率(国内IC销售额/(IC净进口额+国内IC销售额))不足25%。虽然过去5年,国产化率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但仍存在较大国产化替代空间。受益于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各部委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速,IC产业国产化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图1:IC净进口额及国产化率情况

1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IC卡类产品在各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IC卡行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国内IC卡企业逐渐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无论是芯片设计、制造和测试、模块封装、卡基生产、卡片印刷,还是智能卡嵌入式操作系统(COS)和应用软件开发,以及相关废料回收,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都大幅提升,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各类差异性需求,IC卡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

未来,金融IC卡推广将给包括平台建设、技术升级、后台处理等在内的金融IC卡全产业链提供4000亿元的市场容量。可以预期,金融IC卡的发卡数量将出现井喷,这对多年来在这个领域内深耕的国产芯片厂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尽管目前国内银行采购的金融IC卡芯片基本来自进口,但基于金融安全和使用进口金融IC卡芯片成本较高等原因,央行明确表示未来国内发行的银行IC卡统一采用国内厂商的芯片。据了解,目前,国内多家芯片厂商已经积极布局了相关产品线。

数据显示,截止2015Q1,总的发卡量已达到50亿。在金融IC卡方面,截止2014年,金融IC卡总的发卡量已达12亿张。2014年新增发卡量中,金融IC卡占到了87%。

图表2:金融IC卡发卡量占总发卡量比例

2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此外,过去几年居民健康卡推进较为缓慢。居民健康卡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障碍。首先,2013年开始卫生、计生两大机构全国各层级的合并持续了一年多,到2014年底,才正式完成。机构的改革对居民健康卡的推进工作有所阻碍。其次,居民健康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市、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而推行主体是医院。由于从上至下传导链条过长,缺乏积极的指导、监督,健康卡的采用将减少亿元医疗检查的盈利等原因,导致最后推进过程非常缓慢。

目前障碍逐步解除,居民健康卡有望开始放量。卫生计生委2014年底完成合并工作,全国各地的居民健康卡推进工作开始落地,全国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根据民革中央的调研数据,截止2015年初,我国已有近20个省市为近3000万居民发放了全国通用、拥有健康与金融功能的居民健康卡。

  相关推荐
IC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最新行业动态,解密市场盈利点,把握行业竞争主动权 详细>>

   Y明年逐步停发磁条卡 政策利好促金融IC
   Y2014年中国十大IC卡制卡企业排名
   Y北京南京新增金融IC卡试点 2014
可行性研究报告
许志新

本文作者信息

许志新(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关注(799055)赞(129)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