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重蹈大豆覆辙 突出国产菜籽油的浓香特色是关键

肖焕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油菜籽丰收的季节,然而油菜籽的产量却不容乐观。从国内油菜籽第一大产区湖北来看,2008年湖北地区油菜籽种植面积约1700万亩,产量约220万吨,2015年种植面积仅为960万亩,产量约106万吨,下降幅度超过50%;而作为中国油菜籽主要产区的安徽情况更糟,油菜籽的种植面积相比2008年减少了60%-70%,产量从最高峰的150万吨下滑至现在的50万吨左右,产量也从全国排名的第二位下滑至第三位。业内人士说,2008年,全国油菜籽的总产量约1200-1300万吨,目前我国油菜籽的产量与2008年相比,下滑了一半左右。

从而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1-2015年,中国油菜籽的产量分别是1342.6万吨、1400.7万吨、1445.8万吨、1460万吨、1420万吨。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字,中国油菜籽产量过去几年稳中有增。

图表1:2011-2015年中国油菜籽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1:2011-2015年中国油菜籽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为何美国给出的数字与业内人士预测的产量相差如此之大呢?一位资深粮油人士说,美国农业部之所以给出上面的数字,主要是采用了有中国官方背景机构的数据。而官方数据的水分则比较大,例如:湖北省油菜办公布,2014年,湖北、四川等12个油菜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夏季油菜籽349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67万吨,降幅为43.34%。其中,临时存储油菜籽收购量为215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236万吨,降幅为52.33%。从国家临时收储油菜籽的数量反推全国产量,在业内人士看来,官方数据的准确性要打上大大的问号。因此,我国油菜籽产量下降的可能性更大。

自2008年以来,中国加大了对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的支持力度,对油菜籽也实施了临时收储,为何油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下滑都如此严重呢?

首先,在我国油菜籽几大产区,湖北、安徽和江苏等地,冬闲田既可以种植油菜,也可以种植小麦,而油菜的每亩收益仅为100-200元,但小麦的每亩收益可以达到500元,因此油菜的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产量也随着大幅下滑。

其次,由于油菜籽的临时收储,国家制定的收储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便宜的进口菜籽和菜籽油大量流入中国,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食用油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以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为例,价格稳定在4000元/吨左右,而国内的价格在5100元吨左右,进口菜籽拥有1000元/吨的价格优势,进而导致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长江流域不少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态。

虽然,国内油菜籽由于收益等问题导致产量大幅下降,但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川菜、湘菜流行的地区,市场对浓香菜籽油的需求保持旺盛,进口菜油不具备浓香的特点,因此四川等地菜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对保持稳定,浓香菜籽油的价格可以维持在每吨13000元左右的高位。

因此,要拯救我国油菜籽产业,第一,必须让油菜籽的价格与国际接轨;第二,要突出国产才子的特色,规范发展浓香菜油。

  相关推荐
食用油行业分析报告

最新行业动态,解密市场盈利点,把握行业竞争主动权 详细>>

   2014年三季度食用油市场分析 呈大规
   2014年中国十大食用油公司排名
可行性研究报告
肖成

本文作者信息

肖成(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关注(745421)赞(178)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