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统一电动车充电接口 特斯拉中国行再遇挑战

吴修乾

 自2009年开始,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100万辆,同比增速在10%以上。目前,全球汽车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亚太地区将是未来全球汽车消费的重心,而中国市场将主导亚太市场的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汽车销售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2005-2013年,全球汽车销量区域结构中,欧洲地区汽车销量占全球比重呈下降的趋势;美洲地区虽然最近两年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005年的水平;非洲地区占比呈上升的趋势,但比重相对较低,2013年仅为1.94%;亚太地区汽车销量占全球的比重从2007年开始超过欧洲与美洲,位居全球首位,并呈上升的趋势,2013年为47.37%。

图表:2009-2013年全球汽车销量区域结构走势图(单位:%)

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于中国而言,前瞻网汽车销售行业报告分析显示,2005-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占全球的比重呈一致走势,且整体呈上升的趋势。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25.33%和25.74%。

2005-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占亚太的比重呈一致走势,且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但与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相比,产销占亚太市场的比重呈现明显的差距。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占亚太的比重分别为48.29%和54.34%。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中国汽车市场受到了全球汽车投资者的青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全球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问题受到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当之无愧的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市场。特别是在2013年,特斯拉高调宣布进入中国,更是激起了全球汽车巨头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作为特斯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丰田、宝马、奔驰等汽车品牌加快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发。

但是从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来看,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规划目标。2008-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8.05%。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76万辆,同比增长37.60%。电动汽车产量约为14243辆,占比为81.39%,销量为14604辆,占比约为82.98%。

上述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较低,市场发展潜力没有开始启动;另一方面,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导产品,电动汽车的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没有跟上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充电标准方面,各大厂商的充电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战,不能形成市场合力。以特斯拉为例,其全球充电设施只能为特斯拉电动车提供充换电服务,这就在无形之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加大了企业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难度。

但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最近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在“中德电动汽车高峰论坛”上,双方透露中德两国将在电动汽车相关充电标准方面开展合作,中德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将完全统一,未来比亚迪、宝马、奔驰等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将采用完全统一的充电接口。如果充电标准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不仅对于中国,这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的发展。

在微观层面,这将再一次改变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在中国市场,丰田、宝马、奔驰以及国内的电动汽车品牌,早就开始暗战。特别是特斯拉的进入,更是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作为高端电动汽车品牌的宝马、奔驰、特斯拉,均视对方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无论是在产品开发,还是在市场开拓方面,都已开始了角逐。在2013年第一季度之后,特斯拉凭借其独特的推广方式,席卷全球,风头盖过其他所有电动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也呈现后来居上的气势。

而中德之间电动车充电接口的统一,有利于德系电动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发展,为其增加了竞争的筹码。对于特斯拉而言,其进军中国市场的困难早已有目共睹。而这上述消息的公布,对于特斯拉而言,在市场竞争中再一次处于下风。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吴修乾

本文作者信息

吴修乾(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283520)赞(97)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