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HL在美国市场的进出看我国快递企业国际化进程

胡锋

2014年6月,DHL宣布在阔别美国六年后重新进入美国市场,扩展新业务。DHL即将成为美国联邦快递(FedEx)和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在美国市场新的竞争对手。

DHL全面进入美国市场始于2003年,当年DHL花费近10亿美元收购美国国内第三大快递企业Airborne快递公司,开始大规模进入美国国内快递市场。已经在欧洲市场取得支配地位的DHL希望通过收购Airborne,扩大公司业务来源,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与UPS和FedEx的竞争实力。

然而现实却并没有向DHL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DHL进入美国市场的第一天开始,公司就受到了来自UPS和FedEx的指控,虽然指控最终以DHL的胜诉告终,但却延缓了DHL在美国市场的布局,使得接下来几年DHL在美国国内市场业务步履艰难。

2004-2008年期间,DHL在美国市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额逐年扩大,从2004年的6.25亿美元扩大到2008年的13亿美元。某些年份其全球市场的盈利甚至还不足以弥补在美国市场的亏损。为了扭转局面,DHL推出了一项20亿美元的重组计划,然而这一计划最终却遇到诸多阻滞,最终流产。DHL最终不得不宣布于2009年1月30日,关闭其在美国的地面运输和国内快递业务。直到近期宣布重新开启美国国内市场。

DHL在美国市场的沉浮对我国快递企业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借鉴。近几年,我国快递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快递企业市场竞争分析及企业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5-2013年,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总量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34%。2013年,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总量为91.87亿件,同比增长61.58%。

图表:2005-2013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总量趋势图(单位:亿件,%)

2005-2013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总量趋势图(单位:亿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快递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一批快递企业的发展壮大,如顺丰、申通、圆通、汇通等。这些企业目前在我国快递市场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然而,随着国内快递市场的发展,快递业务的竞争也在加大,除了面对来自国内的竞争对手外,还需要面临来自国际的行业巨头,如UPS、FedEx、DHL等,这使得行业国内市场业务利润率大大下滑。

为此,行业内部分领先企业开始转向利润率更高的国际物流。其中,顺风物流无疑走到了前面,若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顺丰物流第一次在海外设立营业网点是在2010年,当年顺风物流首次海外试点选择了新加坡。随后几年,顺风物流陆续开通了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泰国、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业务。除了顺风外,宅急送和申通等也开始进军海外快递市场,以期获取国际业务的巨大利润空间,寻求企业新的增长点。

然而进入国际市场并非易事,DHL在美国市场的6年时间里,先后受到美国政府、竞争对手以及工会多个机构的发难,使得DHL在美国国内业务举步维艰。以DHL在国际市场多年耕耘的经验,尚且遇到如此多的阻滞,我国快递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必不会容易。

对于我国快递企业而言,踏入国际市场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国际网络布局所需要的资金,因为海外市场前期网点布局和开拓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年DHL为了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其前后累计投入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然而结果却并不理想。目前我国快递企业大多实力有限,并不具备当年DHL的资金实力,因此国际化进程必须首先考虑这个因素。除了资金因素外,我国快递企业国际化还将面临所在地的法律环境迥异、社会文化差异、人力成本高企、国际快递巨头冲击等诸多问题和挑战。

我国快递企业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国际化进程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与欧美企业相比,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国际化进程方面。虽然顺风目前国际化进程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投入了巨大人力和物力,而这些并不是国内其他企业能够效仿的。在整体实力还不够突出的情况下,快递企业要推进国际化进程,需要"三思而后行"。

可行性研究报告
胡锋

本文作者信息

胡锋(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

关注(231014)赞(123)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