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疾病防控工作要点
从国外经验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疾病防控工作走在前列,2003年,全球发生SARS流行,波及28个国家,据报道病例达800多例,日本仅发生35例,美国仅10余例确诊为感染者,且无一例死亡,亦未见有广泛传播,可见CDC控制疾病的能力。
反观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存在定位不准、职责不清,机构不少、功能不强,队伍庞大、素质不高,设施陈旧、条件落后,防治结合、缺乏合力,经费不足、忙于创收等薄弱环节。非典疫情的暴发流行,充分暴露出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需要。
一、我国疾病防控存在问题
在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2013-2017年中国疾病防控行业市场前瞻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疾病防控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医轻防的意识和现象依然存在
社会对疾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疾控机构只是处置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其工作的常态性。疾控机构在经费保障、人才配备、科研力量、检测能力等方面与医疗机构都有较大落差。一些单位和企业不重视传染病和职业病的防范,消极应付甚至阻挠疾控人员开展工作。一些市民群众缺乏防病意识和科学态度,遇到疫情或疏于防范导致传染,或过度紧张造成恐慌。
2、人才、经费等要素保障力度偏软
当前特别是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专业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这也造成专业人员进不来,高学历人员留不住,业务骨干断层,无学科带头人的局面。因无专业人员,有些科室不能设置,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此外,由于政府部门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疾控中心长期投入不足,办公经费、业务经费十分紧张;国家投入未能全部履盖,个别疾控中心办公用房仍很紧张,并且布局不合理,甚至有的疾控中心无法安装上级配发的设备(如生物安全柜);中央转移支付款地方配套部分不给配套资金;工资由财政承担政策落实不到位,单位正常开支难以维持。影响疾病预防工作正常开展。
3、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未得到全面履行
受经费、人才、实验检测条件等因素制约,多数疾控机构对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与控制等“软”性工作,开展不够或流于形式。
正如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的一项调研所指出:导致中国疾病防控体系公共职能偏废的根源,一是政府投资职能缺位,表现为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投入总量不足、方式低效;二是政府管理职能缺位,表现为允许疾控机构自筹资金的财政机制,使有偿服务成为工作重点。
4、检测能力与规定要求尚存差距
由于财政经费投入不足,检验检测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办公条件得不到改善,硬件设施不能到位,多数疾控机构的检验设备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产品,部分60-70年代的设备仍在使用,根本达不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远不能满足业务工作开展需要,检测设备老化、快速检测设备更是空白,信息渠道不畅通,技术设备难以满足应急需要。由于财政无专项经费,很难有资金用于储备防疫紧急物资。硬件建设与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很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5、防控网底薄弱成为疾控体系建设的隐忧
中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依托于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开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构成疾控体系的网底,大量疾控、防保工作依靠基层防保组织和乡村、社区卫技人员完成。由于目前基层卫生机构的生存方式取决于医疗收费,预防工作做得越多,医疗收入就可能越少。因此,基层卫生机构“重医轻防、以医养防、重收益轻服务”的倾向比较普遍。基层防保人员多年得不到补充,人员老化、队伍不稳、能力不强,使得防控网底比较脆弱。
6、管理仍有缺位,科室设置不合理
现有疾控机构是在原来的卫生防疫站基础之上组建的,在旧的管理模式没有彻底打破,新的管理模式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各级疾控机构在管理上仍存在一种职能交叉、低水平模式下运行,出现管理与机构职能不相适应,机构人员臃肿与人才短缺、工作任务重与完成能力不足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此外,由于国家县级疾控机构科室设置没有统一规定、统一模式,各县区疾控机构内部科室设置五花八门。同一职能科室在不同县区疾控机构却分别命名为流行病科、疾控科、传染病科等等。各科室的职能也不清楚,有的科室对应市级疾控4-5个科室,工作起来极为不便,有时开会都赶到一起,分不开身。
二、2014年疾病防控工作要点
1、传染病防控队伍的培养
我国传染病防控队伍的培养主要应当从教学和培训两方面着手:
图表1:我国传染病防控队伍培养的重点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加强卫生宣教工作
切实开展健康教育、咨询等用以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其覆盖区域内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等活动,定期请传染病专家就当季流行传染病的爆发情况、影响因素、治疗及预防措施等相关信息对社区居民做专题讲座,吸引居民的注意力;同时运用媒体大力宣传,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不同传染病的发病形势而定。需注意的是,与美国家家有电脑的现状不同,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家家有电视,故提
3、逐步树立监测传染病流行间接指标的意识
一些传染病流行的间接指标如零售药店的特殊药品销售量、医院门诊量、病床周转率等往往能够及时反映疾病的流行和流行程度,将这些间接指标纳入监测指标,可弥补常规传染病监测工作的不足,增加监测的信息量,提高监测的灵敏性。只有建成一个灵敏的疫情信息系统和完善的疾病监测系统,才能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充足的信息和科学的依据。
4、改进机构设置方法
前瞻疾病防控研究报告指出我国面积宽广,地理环境多样,人口众多但分布不均,传染病的防控要涉及到每个人民,若单纯向日本那样按照人口数量设置CDC,则不利于部分群众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而应当综合地理及人口因素,同时,我国卫生领域已有运用HRDI进行卫生资源分配的研究,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机构的设置正是卫生资源的分配,故建议考虑运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计算每个省、市的防控机构,充分发挥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功能。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最基层的传染病防控机构,在实现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广覆盖及首诊制后,其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贡献将会更大。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