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助推嫦娥3号探月

朱倩

12月2日1时30分,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说明了中国在很多太空技术上已经领先,已经是三个航天大国之一。十五年后,下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很可能就是中国人。

长征三号乙是国内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全长56米,起飞质量达459吨。人们不禁会想: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如何准确的进入预设轨道?虽然有助推器和各种新能源的推动,但火箭的自身重量当然还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航空航天材料而言,结构减重和结构承载与功能一体化是飞行器结构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镁的比重大约是铝的2/3,是铁的1/4,镁合金在实用金属中是最轻的金属,高强度、高刚性,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运输、化工、火箭等工业部门。

☆ 原镁产量逐年增长

前瞻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的镁产量逐年增长。2010年,我国镁产量为65.38万吨,同比增长30.55%,增长较为迅速;2011年的产量为66.06万吨,2012年的产量为69.83万吨;截至2013年6月,我国镁产量为41.78万吨。

图表1:2010-2013年6月中国镁产量增长情况(单位:万吨,%)

2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 镁市场需求情况

前瞻《2013-2017年中国镁合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国内镁消费量为31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11.99%,随着原铝、海绵钛产量的增加,镁在冶金领域的消费有所增长。全年用于冶金(包括:铝合金添加、炼钢脱硫、球墨铸铁球化剂、金属还原和稀土镁合金)的镁消费量为20.67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的66.68%;用于加工9.73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的31.39%。

图表2:2012年中国镁消费领域分布情况(单位:万吨,%)

3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 镁合金在航空航天设备中的应用

航空航天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10-20年,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促进机载设备及系统、配套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协调发展,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备配套保障能力的航空研制生产体系,提高航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保守估计,若未来几年我国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对镁合金的需求量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至2015年,镁合金在航空航天设备中的应用需求量约为2.14万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朱倩

本文作者信息

朱倩(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115450)赞(68)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