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用英语与华为海外员工交流 国人每年花300亿学英语
当地时间11月27日下午,正在罗马尼亚访问的李克强参观了华为罗纳尼亚公司,肯定了中国企业走出海外,赢得自身发展的空间,更能造福当地人民。李克强还用英语与罗马尼亚员工进行了交流。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已由以往的引进外资到今天本土企业的走出去,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行语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与普及。
有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花费300个亿学习英语,其中将近40%的人们是通过在线教育的渠道进行学习。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习已经从传统的面授方式转向更为多元的网络教育。接受网络教育的人数增长速度甚至是接受高等教育入学增长率的14倍,科技与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的转变。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2011-2012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450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整体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年中开始,中国平均每天有2.6个在线教育公司成立。透过大量的媒体报道与线下活动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在线教育市场的一股星火燎原之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在线教育都表现得异常火爆。传统线下教育培训企业、互联网企业、教育工作者、教材出版企业、软件企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纷纷试水在线教育市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传统线下培训机构将由现在90%的市场份额下降到60%,而在线教育的规模将上升到40%。面对互联网对教育行业的冲击,俞敏洪理性认识,积极应对。俞敏洪明确表示,现在新东方正在以牺牲线下教育的方式做新东方网络教育,不然未来将死掉。
在线教育四大投资领域
在线教育的细分领域主要包括四大块:学前教育、K12教育(12年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及学历教育。其中,学历教育具有较大的门槛,一般民营资本很难触碰。
学前教育以儿童兴趣培养、潜能开发、英语早教等为主,被国务院列为与高等教育并列重点发展的投入领域。创业者切入的渠道主要是希望通过APP形式将移动设备与教育内容相结合,以宁波启点教育"悟空识字"为代表,据说去年收入已经达到4000万,产品主要采用在线付费制和应用内付费的方式。 不过,整体市场而言,资本投入巨大却也是资本投入重灾区,目前是有市场潜力但缺乏市场规模。
K12教育,以课外教辅为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一个市场有三大鲜明的特点:一由于试错成本高,家长一般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大的企业,如学大、学而思、安博等上市企业。家长对品牌的追逐使得这些大机构占据了市场大部分的份额,新进入者较难撬动市场。二学生学业背景重,一般很难有大量的多余时间接受在线教育。三中小学生成对成年人自制力更弱,要求独自坐在电脑前完成在线学习辅导难度更大。这些因素均会影响产品购买者--家长们在做出决策选择时的判断。
不过,作为刚需,K12教育的在线市场还是有一定投资机会,关键在于如何进行产品创新赢得客户口碑。而且,可以避开一线城市等被大机构垄断了的硬市场,转投二三线城市等待激发的潜力市场。
成人教育这一块是个人最为看好的投资领域。K12教育的付费对象主要是家长,而不是使用用户,作为使用者的孩子并不是自愿主动要参与学习的。而成人技能培训教育这一块则是用户鉴于沉重的社会压力,为了解决各种证书的考取而强迫自己参与,会有更高的付费意愿和参与动力。国外盛行的大规模公开课程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也引起了部分用户的关注,但是这绝对是个小众市场。
教育在中国更多是功利性而非理想化的产品。这点导致国内市场环境与投资机会与国外截然不同,只要国内培训考证的大环境不变,这个领域每年都会有大批自愿掏钱、热切参与的用户涌进来,前瞻认为在语言类、财会类、外贸类、建工类及公务员考试等,仍然有深度可挖。
在线教育的本质与关键
关于在线教育发展的关键,有人认为关键在互联网,也有人认为关键在教育。我更偏向于教育为本质,互联网为关键。目前在线教育很大一部分产品的展现形式是以视频单向播放为主,老师预先录制好视频放网上,而受众自己坐在电脑前观看学习。这种形式很早之前就有,但是至今没有一家企业能因此脱颖而出,说明这个模式存在问题。
仅仅把视频录像搬网上并没有体现出互联网用户体验唯上的原则。要解决学习的枯燥乏味,激发用户持续参与的认同感,需要采用更多具有互动性、激发用户兴趣的创新模式。
不少人认为师资力量是在线教育的关键,其实也不然。已有先烈经验表明即使引入了名师教学,也难以突破瓶颈。核心还在于在线教育产品体验的不足。这里的讨论不包括具有押题能力类型的老师,而只讨论通常意义上能够被用户所喜欢、接受愿意为之付费的好老师。网络老师与传统下线面授老师有很多的一点在于教学场景的不同。不少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谈笑风生的老师或许有晕镜头的状况,面对聚光灯与摄像头和面对于有互动交流情感体验的学生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在线教育不一定非要去抢夺有限的名师资源,需要的是有名师的教案和答疑支持。而面对镜头传道授业可能给口音更纯正、更具有个人表现表达能力的网络支持人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替代方式。
在线教育平台与内容提供商
面对淘宝的成功,有许多创业者希望模仿之,也尝试想做教育界的淘宝。教育产品与淘宝售卖的小商品有着本质的不同。教育平台思维和教育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很难两者同时做。按俞敏洪的说法,"你没有那么多的钱,你有那么多的钱,没有那么多的人才"。所以,除非有强大的投资背景做支持,否则很能本身既做平台又做内容,摊子铺大了难以推广,摊子小了难以盈利。
俞敏洪对新东方的定位就是一个内容提供商,成功创办世纪佳缘的龚海燕二次创业选择的在线教育领域也明确表示不做平台。
不过,未来最大的网络教育体系还是平台提供商,只是目前时候未到。
在线教育的春天
在线教育的爆发式增长肯定会来临,而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出现,则是从业者们不断是错,寻找方向,打破劣币驱逐良币后的结果,大的方向不会变,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大趋势。在线教育的春天已来临,能否发芽就看自己了。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