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水灾灌醒沉睡地下的“管道经济”
国内城市排水系统先天性不足
事实上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在遭遇和余姚一样的尴尬,北京、厦门、潮汕等地纷纷遭到网民戏谑“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车儿推开波浪”。无奈调侃背后是由城市排水系统落后引发的一桩桩恶性伤亡事件。
城区变大海,自是因为城市排水不畅,地下管网建设滞后,在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的风光背后,表面的繁荣一并掩饰着地下基础设施的丑陋。
国外的城市排水标准普遍高于国内,伦敦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都已经有150多年历史,却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排涝功能。日本2006年建成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更是先进。
巴黎的下水道总长2300多公里,规模甚至远超巴黎地铁,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参观的地下排水系统,下水道处于地下50米,四壁整洁,管道通畅并配有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此外在巴黎105.4平方公里土地上拥有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随着人口的增长,巴黎还修建了34公里长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
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早已在1865年完工,实际长度达到2000公里,工程部门研制了新型高强度水泥来坚固下水道并将污水与地下水隔开。
邻国日本也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2006年即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地下河深达60米。
中国最不惧怕暴雨的城市不是北京上海,也不是广州深圳,而是由100多年前德国人在青岛建设的现代排水系统。如今地下排水系统似乎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实际发达程度,高楼林立大多给人感觉是“外强中干”。
管道建设拉动万亿经济
近期,住建部表示将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在此背景下,城镇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孕育着万亿级别的投资机会。
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排水标准偏低,管网建设长度不够。全国人均雨水管道长度为0.47米,2001年的德国已是目前我国人均雨水管道长度的8倍有余。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十二五”期间市政雨水管道将新增20万公里。一般来说,一条马路会建有一条污水管道,并相应建两根雨水管道,因此雨水管道投资将占整个排水管道工程的2/3,污水管道占1/3,由此推算,“十二五”期间全国排水管道投资在7500亿元上下,每年有1500亿元的市场空间。
塑料管道行业率先受益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
“九五”期间,城市排水管道年平均增长6.4%;“十五”期间,城市排水管道年平均增长2万公里,增长率13.7%;“十一五”期间,城市排水管道从2005年的24.11万公里增长至2010年的36.96万公里,年均增长率超过9%。2006-2011年全国排水管道长度呈逐年上升的走势,2011年达到41.41万公里。
全国排水管道长度变化趋势图(单位:万公里)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另在塑料制品中,塑料建材和塑料包装是增长最快的两大领域,其中塑料管材管件年均增速达到26.29%。根据国家建设部的资料,未来十年国内的塑料管道将保持高速增长,塑料管道占全国各类管道的市场占有率将提到60%以上,前瞻预计,塑料管道整体市场需求高达8000亿元以上,在排水管道领域也有接近千亿元的市场。
浙江省的“管道经济”
遭遇“菲特”肆虐的浙江省塑料管道制造行业却保持一定规模优势,2012年,浙江省塑料管道产量达到了149.56万吨,相比2011年增加3.04万吨,同比增长2.07%,占同期国内塑料管道产量的比重为13.60%。
排水管道建设长度达到了29728公里,相比2011年增加1625公里,同比增长5.78%。
2008-2012年浙江省塑料管道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但拥有3462万人口的浙江省在供水、排水、燃气和供热方面仍有巨大需求,数据显示浙江省2012年的城镇化率为63.20%,依然具有上升空间,尤其余姚水灾更是对发达省份由“地上经济”转入“地下经济”的一次刺激。
塑料管道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目前我国塑料管道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较大规模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超3000家,年生产能力超1500万吨,年产能1万吨以上企业达300家,有20家多家年产能超过10万吨,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山东等地。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销量前20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能达到40%以上。
参与到行业竞争的企业有两类,第一类为大企业,这类企业通过在全国全面性的建设生产机会,提供多品种、多规格的塑料管道产品。第二类企业为在塑料管道一个小的细分领域耕耘,旨在某个特定小范围提供优质产品。
从上市企业目前的状况来看,一部分处于刚上市阶段,正在利用募集资金布置产能规划与营销建设,另一部分上市有段时日,正通过增发进行规模扩张。龙头企业的行为证实企业对于塑料管道领域做大做强的信心。
随着营销体系的网络完善与各重要区域的产能布局,未来我国塑料管道领域将有希望走向更为健康的发展途径,龙头企业有望提升占有率。
塑料管道企业竞争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结果显示:
国内外塑料管道行业的技术、品牌、营销是驱动塑料管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驾马车。在行业经历由分散竞争向集中竞争过渡的背景下,技术、品牌、营销三大要素上实现差异化和专业化的企业将能够迅速获得竞争优势,提升市场地位。
此外,塑料管道行业竞争格局及趋势值得关注:
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目前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时代,前二十大塑料企业的市场份额约占到45%左右,中国联塑占总产能的10%。随着塑料管道产业的不断成熟,和地源热泵、地板采暖等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新应用的普及,过去凭低质量、低价格模式经营的企业势必被淘汰,市场向具有产能优势、品牌优势、研发优势、配套优势等综合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
以伟星新材、金德管业、金牛管业为代表的以品牌营销投入的竞争策略,定位高端,扩张稳步。当然,伟星在上市获得资本之后,产能的扩张也在加快。
从另外几个上市公司看,国统股份近几年表现羸弱,步入亏损,基本停止扩张。外资品牌定位高端,所占市场份额较小。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