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医疗服务市场发展 药企“染指”医疗机构热情不减
2013年10月10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复星医药子公司上海医诚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出资不超过人民币6.93亿元受让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有限公司共计60%的股权。至此,复星医药已经先后和和睦家医院、济民肿瘤医院、岳阳广济医院、宿迁钟吾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成功联姻,并且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除了复星医药,近年来独一味、金陵药业、武汉健民、马应龙、千红制药、双鹭药业、三九药业、同仁堂等多家药企均已先后进入了医疗机构并购的大潮之中。
前瞻产业研究院医疗机构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药企投资医疗机构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了药企自身经营策略和政策两个方面。从药企自身发展策略来看,直接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在药品定价上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和价格优势,主要是减少了中间环节,尤其对于某些具有专科优势的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如马应龙在痔疮用药上的优势使其在肛肠医院竞争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又如同仁堂在中医医疗服务领域具有优势等;从政策方面来看,2010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染指”医疗机构,而药企凭借着其本身作为医疗健康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了医疗机构投资并购方中的积极一员。下图所示为近年来我国部分药企投资并购医疗机构情况:
图表1:部分药企投资并购医疗机构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然而,虽然具有种种利好因素,但药企投资医疗机构仍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这些风险概括企业主要包括5个方面:
1、人才风险。目前医疗市场最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人,尤其是那种既熟悉资本运作又精通医院管理的人才。
2、政策风险。医疗机构在进行资产重组过程中可能会因与国家有关政策相抵触而造成损失。由于政策的导向与资产重组内在发展方向不一致而产生反向性政策风险,当医疗机构资产重组运行状况与国家政策不相容时,就会加大这种风险。各级政府之间出现政策差异也会导致政策风险。
3、决策风险。决策风险主要包括医疗机构自我评估风险和资产评估风险。由于医疗机构在进行资金实力、经营能力、发展状况和战略制定等方面的自我评估时,可能因资料限制及评估方法不科学而使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所导致自我评估风险。它所产生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高估自身资金实力和对所处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识不充分两方面。
4、资金风险。医疗机构重组活动时需要支付大量资金,一是重组过程中资金的支出,二是重组完成后的改造和经营资金支出。资产重组中可能出现不能按时支付到期债务风险和陷入资金短缺的风险。
5、运作风险。资产重组的运作风险主要包括谈判风险、签订合同风险等。
正是由于上述风险的存在,使得近年来虽然药企投资并购医疗机构较为活跃,但退出者多、亏损较为普遍的问题也不可回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医疗机构行业研究小组对近年来一些药企投资医疗机构的追踪,肿瘤、肛肠等专科医院的盈利性相对较好,而一些综合性医院则相对较差,主要是目前国内综合性医院主要由政府运作,其在硬件设施、人才储备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尽管业界对于药企跨界接手医疗机构并不甚乐观,对于资金占用和经验缺失的质疑始终未停,药企对于医疗机构的投资热情依然不减,这一点从越来越多的药企将进军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大健康产业作为其未来发展目标中就可以看出。不过未来药企投资医疗机构需要在前期调研上下更大的工夫,除了其本身在医疗机构经营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机构行业,行业竞争加剧已不可避免,突出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专业化发展是未来医疗机构发展的方向。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