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营业部拉开行业转型大幕 经纪业务发展困境待解

李宇浩

 1、券商纷纷涉水C型营业部

2013年6月以来,证券公司纷纷开始涉水C型营业部。2013年6月18日,方正证券获准在湘、浙、豫等10省区新设28家C型证券营业部;6月20日,广发证券收到广东证监局的核准批文,设立5家信息系统建设模式为C型的证券营业部;6月25日,东吴证券获准在江苏、浙江设立24家证券营业部;华泰证券和山西证券近期也先后宣布将新设9家和16家轻型营业部。

政策方面的鼓励对此次证券公司集体开展C型营业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3年3月,证监会正式出台《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规定》,取消了对证券公司分支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以及对证券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的数量和区域限制。3个月后,券商终于集体发力。

从行业发展特点来看,尽管政策方面的鼓励推动了此次转型,但是证券公司集体涉水C型营业部具有深刻的行业发展背景。

2、经纪业务转型迫在眉睫

近年来,尽管市场不景气,加之经纪业务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经纪业务经历价量持续下跌的双重压力,收入逐年下降。但是,经纪业务依然是券商收入最主要来源,2012年,经纪业务收入占证券行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依然高达38.93%,这还是考虑到证券行业整体业务收入水平下滑,而其他业务收入相对增长的情况下。实际上,对于很多中小型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占其业务收入的比重达70%的并不在少数。

但是,在其他业务难有大幅起色的情况下,经纪业务所面临的成本压力成为了证券公司改善经营业绩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根据测算,一家中型传统营业部初期投入为400万元,年度运作成本为550万。而近年来,在经纪业务不景气的情况下,券商营业部经纪业务收入呈现大幅下滑的趋势。2012年,全国证券营业部平均经纪业务收入仅仅为962万元,首次低于1000万元,相比2011年下降29.73%,相比2007年的高峰期更是下降了78.03%。

2007-2012年全国证券营业部平均经纪业务收入变化情况(单位:万元/家)

资料来源:《2013-2017中国证券经营机构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高企的营业部运行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情况下,证券公司传统营业部渐渐陷入了无利可图的境况。通过减少后台人员,缩减面积,简化信息系统的“轻型化”设置,降低运营成本、缩短经验的投资回收期成为证券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经纪业务转型任重道远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从行业发展特点来看,券商经纪业务将难以恢复到以往的“辉煌”时代,经纪业务将面临长期下滑的趋势。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券商经纪业务还将面临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冲击,倘若后期商业银行或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得经纪业务牌照,凭借其远超券商的渠道和绝对低的成本,即使是大型券商,也难以承受这样的冲击力度。因此,从长期来看,传统经纪业务很难恢复到以往的“辉煌”,后期即使股票市场向好,也将面临行业长期趋势的冲击。

面对传统经纪业务长期下滑的趋势,证券公司经纪业务亟需转型,而C型营业部只是券商尝试转型的第一步,证券行业经纪业务转型任重而道远。

从转型方向来看,交易通道向财富管理的转型,营业部职能的转变、零售经纪向机构经纪的转型甚至传统经纪商向折扣经纪商的转变可能都是后续可预见的转型方向。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方向

资料来源:《2013-2017中国证券经营机构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经纪业务可能面临长期不赚钱的局面,而且对于多数券商而言,这甚至是长期亏钱的买卖。但即便如此,经纪业务仍有其重要的价值。

事实上,只要转型得当,营业部客户基础及相关资源是证券公司未来转型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纽带。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机构业务(含大宗交易)、期货等创新业务的发展都依赖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部门的支持,而投行、机构经纪乃至股票自营、直投等业务也都可以借助下辖证券营业部资源进行发展和扩充。C型营业部只是行业转型发展的第一步,证券公司应该积极尝试,寻求业务支撑资源,构建公司竞争优势。

可行性研究报告
李宇浩

本文作者信息

李宇浩(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191310)赞(374)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