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家企业暂别IPO 制造业是“重灾区”
为消除IPO堰塞湖带来的巨大压力,证监会刮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打假风暴。截止3月21日,近900家拟上市企业中,有48家应声而倒,正式退出IPO候审大军。
依照证监会的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审核工作流程分为受理、见面会、问核、反馈会、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拟上市企业走过这个流程后,要么是获准发行,要么是未获准发行,而后者的体现形式包括“未通过发审会审核”、“中止审查”、“终止审查”等。
国内领先的IPO咨询机构深圳市前瞻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专为企业提供上市前细分市场研究和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统计显示,截至3月21日,申报A股IPO的在审企业共计841家,其中90家企业“已通过发审会”(含2家暂缓表决)、11家企业“中止审查”。自去年12月2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以来,将近900家排队企业中,已有48家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入“终止审查”状态,正式退出IPO申请。如需再报,即等半年之后重新排队。
尽管目前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比市场此前预期的上百家甚至两百多家要少得多,但对比去年的数据发现,去年全年,终止审查的企业总数也不过68家,而今年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撤回了42家公司,已超过去年的六成,足见此次“财务专项核查行动”的震慑力。
作为一家深谙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的IPO咨询机构,前瞻投顾分析认为,这场“财务专项核查行动”,旨在还原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剔除严重粉饰业绩、业绩下滑严重的拟上市企业,解决800余家企业排队候审的IPO“堰塞湖”问题,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净化资本市场的信息环境,为真正的优质企业开辟一条通往资本市场的康庄大道。
按照核查行动的时间安排,本月底,也就是3月31日之前,800余家在审企业必须全部上交自查报告。因此,3月下旬是递交自查报告的高峰期,前瞻投顾预计,在3月底前,仍将有一大批企业或选择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尤其是创业板中业绩整体下滑的行业、主板及中小板一些不易核查的行业,很可能成为终止审查的“重灾区”。
前瞻投顾累计深入300余家企业进行上市辅导,为其进行上市前的规范化治理,就企业所处的细分行业进行个性化深度调研和分析,从多年的项目实践经验总结发现,企业能否成功上市,除了企业自身的竞争条件外,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也极其重要。数据显示,目前撤回材料的企业多半属于制造型企业,且集中在江浙地区。可见,江浙一带制造型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创业板企业占75%,多因业绩下滑
在目前终止审查的48家企业中,拟登陆创业板的公司为36家,拟登陆深交所和上交所主板的有12家。也就是说,创业板企业撤材料的比例要远远高出主板。
究其原因,IPO咨询机构前瞻投顾认为,此次核查重点是财务问题,而创业板有两项盈利门槛:第一项指标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第二项指标要求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这两项门槛非常明确地告诉创业板候审企业,如果2012年业绩出现下降,已经不符合创业板公司的IPO申请业绩要求,必须撤回上市申请材料。对于主板和中小板公司,虽然没有明确业绩下滑必须停止IPO申请,但部分企业却存在关联交易、虚构利润等财务问题,同样是监管层不能姑息的。
设备、化工、电子电力等制造业成“重灾区”
前瞻投顾统计发现,已撤回材料的48家企业中,制造型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包括电源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面临行业整体下滑的压力。
此外,近几年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的软件及应用系统行业,也有5家企业暂停了IPO申请,包括瑞风协同、京华信息、财富趋势、元亨通信、德讯科技。而水晶石数字科技作为数字内容服务供应商、电旗通讯作为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此前的市场表现都颇为亮眼,却也抵挡不住财务核查的压力主动撤回申请。
民生证券撤回5个项目,暂列保荐机构榜首
截止目前,48个终止审查项目共涉及30家保荐机构,其中,民生证券有5个项目撤回,暂列保荐机构榜首。其次,中信建投、华泰联合、招商证券也分别有3个项目不幸“入围”黑榜第二。而紧随其后的是光大证券、国金证券、国信证券、华林证券、齐鲁证券、银河证券、中信证券、安信证券、信达证券,分别有2个项目撤回。
其中,中信建投保荐的3个项目,包括京华信息、大连路明、电旗通讯,均拟冲击创业板,且终止审查之前的状态均为“中止审查”。要知道,中止审查是创业板审核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状态,代表的是企业出现问题被搁置审核,是不少问题企业的“避风港”。尤其是京华信息,长达一年的中止审查状态,实在难以逃脱借“中止审查”拖延时间的嫌疑。
中信建投内部人士曾对媒体坦言:“此次证监会对保荐机构的问责力度大,我们也很谨慎,要求拿不准的就撤,但我们跟发行人很难开口,毕竟为了上市公司已经花了很多成本。只能在以后挖掘项目时,更加严格和谨慎,以免功夫白费。”
江浙企业 “独领风骚” 位列撤退大军阵头
根据前瞻投顾的统计,目前撤回申请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其中,江苏省有12家、浙江省有7家,上海市有2家,也就是说,江浙一带撤回的企业高达21家,占目前撤退企业总数的44%。其次,北京有5家、广东省有5家,辽宁省有3家,中西部省份有7家,其他地区有7家。
从目前800余家候审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三大经济圈,在拟上市企业资源保有量方面基本都是平分秋色的。同时,根据前瞻投顾发布的《2012年中国IPO被否企业分析》报告,去年IPO被否的37家企业中,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企业数量也不相上下。然而,在此番强大的财务核查压力之下,为何长三角企业数量占比如此之高,实在发人深思。
基于15年的细分产业研究经验,前瞻投顾始终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息息相关。这21家江浙企业此番不堪重压纷纷打退堂鼓,不得不令外界对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引发深思。
从行业属性来看,21家撤回材料的江浙企业中,除了丰科生物属于农业、德讯科技属于软件及应用行业以外,其余基本都是制造型企业,包括工业自动化、环保装备、机械设备制造、材料制造等。
而这些行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大,来自市场、技术、政府等层面的经营风险也日益高企,对于国内的创业板而言,传统制造俨然不是投资者热衷的行业,反而是那些高精尖领域的高成长、创新型科技企业,因为具备持续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更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也更容易获得监管层和投资机构的认可。
困则思变 IPO候审企业出路探寻
正所谓“困则思变”,面对严格的财务核查,800余家排队待审企业该如何突围?如何谋变? 根据多年的IPO咨询服务经验,前瞻投顾(专为企业提供上市前细分市场研究和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认为,财务核查已经将拟上市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是进是退,都将对公司的战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今之计,惟有回归理性,从长计议,充分结合内外部环境,选择一条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的出路。
从财务核查的工作部署及最近2个月的成效来看,监管层净化资本市场环境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前瞻投顾认为,部分企业为了IPO,已经倾其所有,如果硬要坚持,拖垮的不是别人,而是企业自己。对于一些资质不是特别突出,发行期望不是特别大的拟上市企业,此时主动撤回材料,重整旗鼓,寻求其他出路的同时,也在场外静观其变,待新股市场缓和些再考虑回来,也是明智之举。
前瞻投顾认为,从短期来看,转战新三板、中小企业私募债、境外上市、并购退出,不失为当下候审企业解决融资困局的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企业练好内功则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比如强化内控管理、提高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等。最后,希望那些正在忍受IPO排队煎熬、财务审查压力的拟上市公司,可以理性调整,从容应对,顺利突围。
部分媒体转载链接:
IBTimes中文网/国际时报财经:
http://cn.ibtimes.com/articles/24106/20130322/843385.htm
融资中国:
http://www.thecapital.com.cn/article.jsp?id=1363754642401
赢周刊:
http://www.ceoun.com/news_info.asp?id=7207&staly=%C9%CC%B5%C0
中金在线:
http://data.cnfol.com/130322/104,1298,14687956,00.shtml
新浪财经: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newstock/ipobfjx/20130322/162314925082.shtml
万家热线-安徽第一门户:
http://365jia.cn/news/2013-03-22/D7602081E16CFA07.html
华夏财经网:
http://www.huaxiacj.com/2013/0322/9555.html
和瑞网:
http://research.horise.com/news/20130322/01195096.shtml
资本论财经网:
http://www.zibenlun.cn/caijing/IPOdiaocha/20130322/11693.html
迈博汇金:
http://www.microbell.com/ecodetail_1073315.html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