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去库存结束,复苏强度大大弱于上轮周期启动时

2012年,受下游需求萎缩和行业去库存周期的叠加,工程机械产品销量大幅下滑。下半年,在外部宏观环境好转的背景下,下游需求已见底,而去库存的压力使得行业销量继续下滑。前瞻产业研究院建筑工程机械行业研究小组对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存货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存货绝对量自1季度开始逐季下滑,显示出行业从年初开始就已进入到去库存阶段。从行业整体的库存周转率来看,由于库存去化的速度慢于收入下滑速度,前两个季度库存周转率明显偏低,而3季度末库存周转率为2.4,虽然仍低于前几年的同期水平,但已接近2008年同期时的情况。《2013-2017年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告》显示,2012年末建筑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库存周转率在3左右,达到一个较合理的水平。因此行业的被动去库存周期在2012年底时结束。

2008-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情况(单位:次)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基建与房地产投资恢复是2013年行业发展的推动力

受宏观调控的影响,2011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回落,其中以基建投资下滑最快。通胀回落之后,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心转向稳增长,2012年2季度末开始,基建投资快速回升,房地产投资也开始好转。不过前瞻产业研究院建筑工程机械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新一届政府上台后,2013年启动新一轮投资周期的概率不大。2012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升是对之前宏观调控超调后的纠偏,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将温和上升。

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后灾后救援和重建将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的市场需求,对行业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但仍改变不了行业弱复苏的态势。2013年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升的主要动力来自基础建设投资上升和房地产投资恢复。

设备保有量过大制约下游购买力的提升

工程机械作为生产资料,下游客户采购的目的是通过租赁或承包工程实现盈利。由于2013年国内不会启动大规模的建设投资,社会工程量难以回到“4万亿”高峰时的水平。客户的工程量相比前两年是减少的。而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增长后,社会上设备的保有量又大大增加。以挖掘机为例,近十年挖掘机累计销售近80万台,再加上30万台左右的进口二手挖掘机,目前社会上挖掘机的保有量已超过百万台。

工程量减少和保有量增加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设备的开工时数、租赁价格均出现下降。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调查统计,2012年工程机械下游客户手中的设备月工作时间已降至150小时左右,仅为前几年正常情况的3/4左右。租赁价格也一再下降。以20吨的挖掘机为例,一般20000元/月的租金是保本价,而现在市场价格已经很接近保本水平,如果开工率再大幅下降,租赁商将入不敷出。目前工程机械下游客户的盈利能力普遍不强,激烈的竞争导致其难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制约了购买新机的能力。

工程机械行业2013年复苏强度大大弱于上轮周期启动时的水平

根据历史数据,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性高,回归后的线性关系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收入=0.01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94。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建筑工程机械行业研究小组预计,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在23%左右,则工程机械行业收入的增速在13%左右。考虑到预测误差,预计收入增速在10%-15%之间,再加上出口贡献,预计2013年工程机械行业收入增速在15%-20%之间。由此可见,2013年工程机械行业复苏的强度大大弱于上轮周期启动时2009年42.18%的水平。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