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之四:移动运营商热情不减
2013年4月8日,中国移动与光大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光大银行将首批进驻中移动手机钱包。这是继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签约后,中国移动签约的又一家银行。
2013年4月中旬开始,中移动用户将可免费到营业厅换取具有手机支付功能的SIM卡,但是要实现手机刷卡还需要一台具备NFC功能的手机,2013年4月,中国移动将先期开通HTC和三星等3款手机的支付功能,2013年年底将有几十款移动支付手机推出。
2012年以来,中国移动运营商对移动支付业务保持着持续的热情,力图通过功能创新和业务合作,寻求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优势。
2013年以来国内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推广进程
资料来源:《2013-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定位分析
从移动支付行业的特点来看,移动支付首先是一种金融行为,然后才是一种服务手段。结合国内商业银行体系的强势,作为通讯服务的提供商,移动运营商在相关政策上难有话语权,除了标准之争处于弱势外,运营商在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获取上显得力不从心。直到2011年12月末,在央行第三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才正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从行业发展来看,移动运营商的主要任务是搭建移动支付平台,为移动支付提供安全的通信渠道。可以说,移动运营商是连接用户、金融机构和服务提供商的重要桥梁,在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移动运营商能提供语音、SMS、WAP等多种通信手段,并能为不同级别的支付业务提供不同等级的安全服务。
很显然,对于一个未来规模庞大的支付市场,移动运营商不可能仅仅满足于作为通信服务的提供商,而更有志于在移动支付业务中占据更加有力的地位,这从三大运营商均成立了自己的支付业务的子公司可以看出端倪。
而实际上,移动运营商确实能够在移动支付业务中占据更加有力的竞争地位。移动运营商可以创建自有的移动支付门户来提供移动支付、电子商务、股票、支付和付账等业务。由于可以通过移动支付通道获得手机客户的交易数据,运营商还可以凭此开发精准定位客户消费模式的广告服务、衍生服务等。而且,因移动支付而新增的数据流量可以刺激移动流量产业的需求,从而促进其自身基础业务的发展。
3、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策略
移动运营商拥有分布广泛的通信网络,同时有着灵活的营销服务体质,在发展用户和售后服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特别是在个人用户领域。从通信管道业务到支付业务的切入,对三大运营商来说完全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空间,前景极为诱人。
移动运营商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对智能终端的控制,而每个用户的SIM卡无疑是一个极好的APP。移动支付对运营商来说是个重大的机遇,运营商通过提供新的非电信业务,还可以获得新的客户群,而由新客户群产生的更高的市场份额又能带来交叉销售电信服务的机会,从而刺激收入增长。
在移动支付业务中,移动运营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获得收益:第一,来自于服务提供商的佣金,佣金一般在3%-20%之间,目前,国内移动运营商从搜狐短信点歌服务费中所提取的佣金比例为20%;第二,基于语音、SMS、WAP的移动支付业务可以给运营商带来数据流量收益;第三,移动支付业务可以刺激用户产生更多的数据业务需求,从而促进其他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第四,有利于移动运营商稳定现有客户并吸纳新的客户,提高企业竞争力。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