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酒店快速扩张下的隐忧
2013年2月,锦江股份公布2013年1月份经济型酒店经营报告。报告显示,公司经济型酒店1月平均房价174元,同比下滑0.96%,环比基本持平。报告还明确指出2013年公司经济型酒店业务仍将承压于行业竞争加剧对整体经营效益的拖累。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前景看好,但行业竞争也在加剧。报告通过经济型酒店行业五力模型分析,来说明行业竞争情况。
1、行业潜在竞争者
前瞻产业研究院酒店行业研究小组认为,目前,经济型酒店数量非常多,国外连锁的有宜必思、格林豪泰、速8等,国内有7天、锦江之星、如家快捷、汉庭等,但规模上并没有任何一家占有绝对优势。虽然如家快捷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募集到大批资金,在业内较领先,但各方之间竞争异常激烈。
另一方面,近两年各品牌经济型连锁酒店均加大圈地速度,经济型酒店门店数量急剧增加。虽然目前的市场尚未饱和,但是照此增长速度,不久的将来,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将会供过于求。而经济型门店扩张之时,酒店同质化程度也在加深,价格竞争成主导。随着经济型酒店迅速蔓延带来的竞争压力,各酒店都推出会员制及优惠价。
2、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酒店行业研究小组认为,经济型酒店进入、推出壁垒均较低。开一家经济型酒店投资大约六七百万元,像如家等品牌一开张,入住率便可达九成甚至百分之百,三年时间就可收回成本。低投入,高投资回报率,吸引大量潜在投资者瞄准经济型酒店市场,包括已投资其中的国内酒店集团及国外经济型酒店连锁集团仍在不断扩张连锁。
3、替代品威胁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酒店行业研究小组认为,经济型酒店的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旅馆、招待所。一些设备简陋的旅馆和招待所以其超低的价格仍然吸引了一大批收入不高的旅行者和农村进城人员。
(2)酒店式公寓。酒店式公寓是一种新兴而时尚的商旅短期居住方式。其特点是省钱、私密、贴心、舒心、放心。非常适合商务考察、因公出差、探亲访友、观光旅游的人士居住。
4、卖方议价能力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酒店行业研究小组认为,影响经济型酒店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筑成本,二是服务成本。
为了节约建筑成本,许多经济型酒店往往会以低价租下或买下临街的居民住房、单位仓库、甚至烂尾楼,然后经过简单的改造和包装之后,就开始开门营业;为了节约服务成本,经济型酒店在很多方面实施业务外包的方式,比如将员工培训交给专业的培训公司来做,而选择一个合适的订房中心,不仅会给酒店带来更加合适的客源,而且它的佣金可能是较低的。
随着经济型酒店之间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酒店选址越来越困难,物业业主租金谈判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但经济型酒店慢慢向二三线城市转移扩张,而二三线城市物业价值较低,竞争也不激烈,供应商议价能力也相对较低。
5、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酒店行业研究小组认为,对经济型酒店而言,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是很高的。其原因有几个方面:
(1)顾客的转换成本低。因为经济型酒店多,且彼此之间的差异化程度很低,顾客的选择余地大。再者,交通发达,公交线路遍及城市的每个角落,因此顾客在各个酒店之间进行转换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都不高。
(2)受到企业出差费的限制,不得不讨价。以往,星级酒店是商务旅游者的主要选择。但随着私有经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以及一些公司对差旅经费的限制,商务客人在酒店选择上更加注重性价比的选择。很多公司将出差的住宿标准规定在200元以内,使得许多顾客不得不讨价还价,否则就只有自己掏腰包。
6、结论及竞争战略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得出结论:经济型酒店行业竞争激烈。
前瞻产业研究院酒店行业研究小组认为,经济型酒店要想求得发展,可以选择以下三种竞争战略:
一是低成本战略,通过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一些关键环节或高成本环节,去想办法控制成本而获得成本优势,比如在前期的开发中通过收购、租赁、合资、加盟及委托管理等各种方式降低成本,在后期的运作中通过将一些内部功能外包给中间商加强成本控制;
二是差异化战略,通过新颖的概念与新奇的住宿体验吸引消费者,赋予企业独特的文化,塑造独有的概念,让企业形成文化氛围,从而在将传统星级酒店物质服务成本简约之后把服务向精神领域延伸,以获得差异化生存;
三是集中化战略,通过将目标顾客集中在特定的消费群体打造概念主题店,以满足个性时代的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