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物流园区行业规划即将出台 流通产业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物流园区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在我国,第一个物流园区是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始建于1998年12月1日。

园区数量稳步增长,分布格局趋于均衡

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于2012年对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进行了第三次调查来看,入选《2012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754家。对比2006年的207家,增长264%;与2008年的475家相比,增长58.7%。

2006年/2008年/2012年全国物流园区数量对比(单位:个)

资料来源:中物联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物流园区的区域分布来看,长江中游经济区最多,为139家,其次是北部沿海经济区128家、西南经济区98家、黄河中游经济区93家、东部沿海经济区93家、南部沿海经济区84家、西北经济区63家、东北经济区56家。

2008与2012年八大经济区物流园区数量对比(单位:家)

资料来源:中物联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比2008年全国物流园区的区域分布,不难发现,目前中国物流园区布局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 北部沿海经济区的园区数量增长较快,已经超过东部沿海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

◆ 长江中游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四个中西部区域园区数量上升快;

◆ 东部沿海经济区以及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园区数量与2008年自身相比,数量有所下降。

物流园区数量分布的结构性变化既受外在经济发展的影响,又有园区自身调整的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空间上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以纺织服装出口业为例,为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东南沿海地区大量服装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当地区域经济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客观上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另外,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经济区,服务创新速度较快,部分地方政府开始综合考虑园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实现物流园区的优胜劣汰、优化整合,从粗放式发展走向优化提升,从而表现出园区数量有所下降的现象。

运营的园区占比升高,来实质开发的园区比例下降

此次调查显示,全国754家物流园区中,运营的348家,占46%;在建的241家,占32%;规划的165家,占22%。

2012年全国物流园区建设状态(单位:%)

资料来源:中物联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与2008年对比发现,规划状态的物流园区占比由原来的28.2%下降至22%,在建状态的占比由原来的46%下降至32%,而运营状态的占比由原来的26%上升至46%。

2008与2012年全国物流园区建设状态对比(单位:家)

资料来源:中物联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园区数量在全国跃居首位,但主要是由于其规划园区数量众多而引起的;西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园区数量增长快,也主要表现为规划园区数量较多。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部沿海经济区、东部沿海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已经走过了初级规划阶段,其运营园区数量明显高于规划和在建园区数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50%的物流园区建设周期为1-3年,11%的物流园区建设周期为1年以内,总体上处于合理状态。

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态势显现,增值服务发展较快

物流园区作为联系产业上下游的纽带,是各项物流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资源的有效整合、业务的流程优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减轻道路、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加强物流市场管理,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次调查显示,并与2006,2008年的两次调查相比,目前中国物流园区发展转型升级态势明显,呈现出从土地招商的初级阶段向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阶段过渡的趋势。部分地方政府在园区建设方面开始由初期的规模导向朝着效益导向的阶段转型;部分城市调整了物流园区规划,将规模小、分布散的物流园区重新规划为规模较大的物流园区。通过重组、共建等方式整合总量、优化存量,由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全国总体看,库房/货场租金、办公楼租金仍然是目前物流园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排在前两位;也有部分园区依靠土地增值、税收优惠、国家扶持资金等。可喜的是,各种增值服务收入已经开始成为园区重要的收入来源。

2012年全国物流园区主要收入来源调查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中物联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此次调查显示,物流园区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从地域来看,内陆地区物流园区的发展还处于初创期,表现出明显的土地招商特征,收入主要来源于库房/货场租金、办公楼租金等。而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已经进入发展期,表现出明显的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特征。更多收入来源于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等增值服务,具有区域需求旺盛、功能定位明确、服务创新意识强、差异化运营明显的特征。

《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有望近期出台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降低流通费用10项政策措施。据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有望于近期出台。作为我国首个物流园区行业规划,规划有望在金融、用地、水电、交通等配套设施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目前,流通产业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也落到实处,细化措施或将陆续出台。随着《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出台,物流园区经营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将为相关公司带来实质利好。

可行性研究报告
刘瑞柏

本文作者信息

刘瑞柏(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357448)赞(354)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