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产品结构调整仍需持续推进

2011年7月,《“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正式出台,规划稿提出六大发展目标,其中产品发展目标是“在保持总量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保证产品质量,力争到2015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调整为40:15:45,其中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目前的5%降至3%以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药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已经呈现需求多元化的格局。

2009年之前,国内农药生产涨势喜人,总量及各大类农药产量连年上涨。2010年农药总量增长放缓,农药产品结构根据市场的需求也逐步调整:杀虫剂产量逐年下降,除草剂风头正劲,逐年增长。

2011年,农药行业克服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较好地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据统计,2011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为264.8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1%,增速远远高于2010年。其中杀虫剂原药产量为70.9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4.8%;除草剂产量为117.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1.5%;杀菌剂产量为15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0.2%。

2011年中国农药产量及细分产品产量表(折百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2-2016年中国农药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从农药产品结构来看,2011年除草剂占农药总产量的比例已达到44.35%,而杀虫剂所占的比例降至26.78%,杀菌剂占5.69%,已经基本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除草剂达到45%的产品发展目标。从国际市场来看,2011年,我国除草剂销售额已占全球农药销售的42.21%,杀虫剂占27.14%,杀菌剂占25.96%。

前瞻产业研究院农药行业研究小组认为,未来我国农药生产在维持现有生产能力的同时,重点是发展高效、低毒和低残留产品,进一步调整杀虫、除草和杀菌剂在农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发展绿色剂型,提高农产品质量,并以此来提高出口农药的档次和数量。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章诵兰

本文作者信息

章诵兰(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598133)赞(557)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