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产销放缓无碍零部件稳步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31.6和29.9个百分点。

近期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8月,我国汽车产量1247.03万辆,同比增长5.19%;销量1247.47万辆,同比增长4.10%。与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相比,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出现较严重下滑。

汽车产销增速下滑,或将导致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也出现同样下滑的行情,但基于我国超过2亿辆的汽车保有量,以及每年数以百万辆的新增市场容量,因此,对于汽车零配件行业而言,汽车整车产销下滑未来势必将减少零配件的需求,但就未来一段时间而言,汽车零配件行业的发展仍然值得乐观。

从近五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产值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产值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增速均超过了20%,其中,2011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9788.66亿元,同比增长24.76%。

2007-2011年汽车零部件销售产值及增长率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2-201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从汽车零配件行业总体竞争状况来看,我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占国内零部件企业总数超过80%,而销售额却只占20%,产品90%集中在低端。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比较单一,企业规模比较小,目标市场单一,仅供国内商用车或仅供乘用车市场;国际化程度普遍不高,还没有能力全球制造、全球销售和更深的价值链全球优化;在国际零部件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在2012年全球1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博世公司以397.53亿美元位居榜首。电装、大陆、麦格纳国际、爱信精机、佛吉亚、江森自控、现代摩比斯、采埃孚、德尔福名列2-10位。我国在全球1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只有中信戴卡位列第97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集团逐渐发展壮大,围绕主机厂的零部件生产厂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协作能力不断增强,生产企业开始向“集群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东北、京津、华中、西南等六大汽车产业带,六大区域汽车零部件产值占全国的81.1%,零部件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9.9%,就业人数占全国的79.3%。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的出现,提高了产业链纵向延伸和相关产业横向合作的效率,产生了集聚效应与协同效应,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鼓励扶持汽车生产、销售的宏观产业政策不会改变,汽车消费需求有望保持5%-10%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而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将有望达到20%的年均增速,预计到2016年我国汽配行业规模产值可望超过4.2万亿元。

可行性研究报告
刘瑞柏

本文作者信息

刘瑞柏(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358042)赞(354)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