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23年中山产业结构全景图谱(附产业布局体系、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增加值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山产业布局体系、中山产业空间布局、细分产业布局

1、中山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

——中山产业布局体系:四大支柱、四大战略新兴、七大未来产业

中山拥有湾区核心区位,位于珠江口西岸,南与珠海市接壤,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目前中山已经形成了“四大支柱、四大战略新兴、七大未来产业”架构的产业格局。“四大支柱产业”为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光电光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七大未来产业”为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量子互联网、前沿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前沿新材料、前沿卫星应用技术设备、类脑智能、下一代互联网硬件设施等产业。

图表1:中山产业整体布局体系

2)中山产业空间布局: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战略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中山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战略。以火炬国家高技术开发区(产业园)、翠亨新区(产业园)、岐江新城3个核心平台以及中山科学城、香山新城(中山南部新城)、中山北部产业园、中山西部产业园等4个万亩级产业平台为引领,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

强化“东承”功能,以火炬国家高技术开发区(产业园)、翠亨新区(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全面学习拥抱深港,深入对接深港都市圈,规划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打造万亩级深中合作创新区,加快推动规划、创新、产业、营商环境、交通、公共服务等六大领域协同发展。发挥“西接”作用,以中山西部产业园为重要载体,加快与江门及粤西城市在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加快“南联”步伐,以香山新城(中山南部新城)为重要载体,深化与澳门、珠海合作,加强生命健康、基础设施、文化旅游、青年创新创业等领域的联动发展,共建“珠中澳”优质生活圈。深化“北融”发展,依托中山北部产业园,积极对接广州都市圈,强化与广州、佛山在产学研合作、产业链协作、港口航运合作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推动北部片区与顺德共同打造全球最具活力的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图表2:中山产业空间总体布局

中山以“3+4”重大产业平台引领制造业布局优化。火炬开发区定位“深中产业拓展走廊高品质核心承载区、大湾区西岸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和高质量发展高地”,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健康医药、光电、超高清视频、智能终端和信创等产业。翠亨新区定位“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粤港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岐江新城定位为“中山城市新客厅”,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商贸、文化创意等产业。中山科学城定位“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区”。西部产业园定位为“湾区产业升级示范区、湾区西岸智能家居产业集聚区、中山市西部智造基地”。北部产业园定位为“广佛中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湾区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和公铁水联运枢纽为一体的产业平台”。南部新城定位为“城市副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合作平台”。

图表3:中山“3+4”重大产业平台产业定位

3)中山各区重点产业全景

分区域看,火炬开发区重点布局先进装备制造业、健康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翠亨新区则重点布局健康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中山北部产业园重点布局四大支柱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等。其它区重点产业布局情况如下:

图表4:中山各区重点产业全景

2、中山产业发展现状情况

——中山产业结构:第三产业贡献不断提高

中山产业结构呈现“第二、三产业主导”的格局,2021年中山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合计达到97.5%。

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山房价和土地成本的快速增长,中山的经营成本过高导致越来越多的工业产业企业往外转移。2016-2021年,中山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呈现波动下降,而第三产业贡献不断提高。中山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54.34%下降至2021年的49.40%;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43.50%增长至2021年的48.05%。

图表5:2016-2021年中山产业结构(增加值)(单位:%)

2)中山产业体系之四大支柱产业:中山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超过45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贡献最大

超450亿元增加值的四大支柱产业支撑着中山产业的发展。2019年,中山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为360.80亿元;2021年,中山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高达475.05亿元,三年间复合增速达到14.74%。

图表6:2019-2021年中山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注1: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当年四大支柱细分产业增加值总和/上年四大支柱细分产业增加值总和

注2: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在中山市统计年鉴中披露口径分别对应: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智能节能型家电。下同。

具体来看,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中山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贡献最大的细分产业,2019-2021年,中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超过百亿元,2021年更是高达227亿元。

图表7:2019-2021年中山四大支柱产业各子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分区域看,火炬开发区重点布局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涉及电子计算机、电子信息和光电产业,聚集了纬创资通、佳能、卡西欧等30多家企业,高端装备制造聚焦于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节能设备与新能源、成套装备制造,聚集了中船、中机、中铁、国电等十余家企业。翠亨新区则重点布局健康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其中高端装备制造聚集了聚集了哈工大机器人(中山)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双创基地。中山其它区域四大支柱产业重点细分子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图表8:中山各区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

3)中山产业体系之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引入头部企业,依托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光电光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其主要的发展主要思路是引入头部企业,如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引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规划产业基地、聚集相关人才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在新能源领域,则引入了正威国际集团,主要发展新能源电池。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具体介绍如下。

图表9:中山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图表10:2019-2021年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及增速(单位:万块,%)

分区域看,火炬开发区聚焦新能源、光电光学领域,新能源主要涉及节能设备与新能源、新能源新材料;翠亨新区主要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山科学城是全新的产业基地,未来该园区将定向招引新能源、光电、智能装备、新材料、医疗器材等领域企业。

图表11:中山各区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4)中山产业体系之七大未来产业:发展势头积极向好,火炬开发区是规划重点

中山市规划前瞻布局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量子互联网、前沿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前沿新材料、前沿卫星应用技术设备、类脑智能、下一代互联网硬件设施等产业。

在通信高端器件方面,2021年底,中山通信设备、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0家,产业增加值达到47364万元。

在前沿生物技术和生命科技领域,目前,中山市规划建设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西湾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园、翠亨生物医药智创中心、深中医疗器械产业园、国际医疗城、开发区健康产业园民众片区、开发区健康产业园三角分园等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主要分布在以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为主的东部片区。

在前沿卫星应用技术设备方面,2012年3月,中山市政府与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公司签订建设北斗卫星产业基地框架协议,中国航天中山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落户中山市南区。中山在2015年发布《中山市北斗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北斗经济产值300亿元。

在下一代互联网硬件设施,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计算机整机及其零部件相关产品制造规模以上企业37家,2021年增加值达到21.11亿元。

图表12:中山未来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中山市聚集的未来产业主要分布在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中山西部产业园、中山科学城等。火炬开发区主要涉及通信高端器件、类脑智能、下一代互联网硬件设施、前沿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翠亨新区主要涉及类脑智能、前沿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其他区域未来产业规划如下。

图表13:中山各区七大未来产业发展情况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广东省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链咨询、技术咨询、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