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诊断中国电影产业 未来十年票房增速为15%

程野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万达电影峰会,中国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会上首次全面解读了电影产业。王健林亲自“诊断”电影产业,让各界、特别是好莱坞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及未来。

前瞻经济学人

首先,王健林认为对中国电影的悲观看法是错误的,这粉碎了此前流传甚广的“拐点”论。今年一季度后,电影票房增长出现刹车,国庆档甚至出现10年来首次下滑,“拐点”轮不胫而走。

王健林承认今年增长确实相对较低,票房预计在460~4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0%左右。但并不影响中国电影产业的上升趋势,未来十年票房仍将保持15%的增速。

按照王健林估算,到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将媲美北美,超过100亿美元,之后才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到2026年,中国电影票房将达300亿美元,占全球比重在40%~50%左右。

其次,对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王健林指出是由于大量资本涌入,促使屏幕数目、内容制作等大幅增长,推高了票房。另一个原因是,在线票务软件为抢夺市场大规模烧钱补贴,高额补贴刺激了票房狂飙。

王健林的“诊断”基本属实,今年票房跌跌不休,最重要的两个原因,一是电影质量下滑,二是票补大幅减少。

由于资本的涌入,让电影制造成为流水线,很多从业人员粗制滥造、浑水摸鱼,依靠几个明星、大场景来糊弄,结果可想而知,想不“扑街”都难。

与此同时,过度票补带来的副作用逐步显现,市场“依赖廉价票”的病状不轻。在今年补贴大幅减少后,票房下滑相当明显。

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今年的电影产业,还暴露出了票房造假、盗版猖獗、明星高片酬等诸多问题。从这些问题一一浮现来说,今年的调整并非全是坏事,至少知道了问题在哪。

中国电影产业的增长尚未结束,如王健林所言,至少在五至十年内,中国电影产业还能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而且,我国年平均观影人次也较发达国家更低,未来依然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

但是,当前的电影市场已有很大问题,未来需整个产业链多个环节共同发力,解决当前问题才能重新步入增长。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