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龙头地位不保 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崛起

程野

前瞻经济学人

日前,全球最大体育用品制造商耐克正面临经营困境,老大位置岌岌可危。据其最新财报数据,耐克2017财年一季度销售额为90.6亿美元,北美、西欧市场同比下跌4%、19%,未来6个月预期订单量只增长5%,形势不容乐观。

耐克的主要竞争对手阿迪达斯则相反,呈现出强劲增长。今年二季度,阿迪达斯营收达44亿欧元,同比增长13%,在美国市场增幅高达22.6%。

对比竞争对手的业绩增长,耐克全球体育用品市场的老大地位遭到挑战。最大原因是耐克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是一大硬伤,如在品牌分类上,始终维持传统的五大运动系列。阿迪达斯则搞出了运动表现、运动传统、运动时尚等各种系列,颇受市场欢迎。

同时,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的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吞食了耐克的市场。如李宁连续亏损四年后实现扭亏为盈、安踏打破本土运动品牌100亿魔咒等。对耐克来说,是不小的威胁。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政策红利释放下,耐克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同比上涨了12%,但阿里达斯在中国市场营收增幅高达30%,势头强弱高下立判。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发展迅速,源于体育产业政策暖风频吹。国家的大力扶持,使得体育用品行业触底反弹,迈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相关企业因此受益,从而改善当前销售业绩。

而且体育用品行业占GDP比重一直不高,未能突破0.5%。伴随着体育全产业链爆发,体育用品市场规模有望再度扩大,占GDP比重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本土体育用品企业率先受益。

各个细分市场来看,国内本土品牌在运动鞋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并显露了与耐克、阿迪等争夺的实力;运动服市场则还在追赶中,可增长空间很大;其他户外用品、训练健身等市场,本土品牌都有赶超的机会。

2014年10月,国务院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目标,意味着未来几年内平均增速至少在两位数以上。对产业链上的各个领域来说,都是发展的绝佳机会。作为大众体育产业的重要成员,体育用品行业同样迎来新的掘金时期。

所以,国内本土品牌需抓紧发展机遇,凭此展开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乐观点说,把耐克从“一哥”位置拉下马,国内本土品牌功劳必不会少。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