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公司3年赚70亿 销售方式全靠骗

程野

前瞻经济学人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一家保健品企业靠骗老年人高价买药,3年来卖了70个亿。这家保健品公司通过不法手段获取老人资料,随后以旅游名义邀约,再通过“养生专家”鼓动老人高价买药。

这并不是媒体第一次爆出保健品销售丑闻,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消息。由于老年人是保健品消费的主要群体,因此针对老年人的营销手段非常多,如打亲情牌、传销式洗脑等,目的都是为掏空老年人积蓄。

当老年人发现上当受骗时,却又陷入无处投诉的困局,最终只能认栽。这些不法分子,无疑搅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使得消费者对保健品行业满意度十分低。

这类靠骗老年人的顽疾难以根除,与保健品市场不规范、缺乏监管有关。最重要的是,我国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市场需求旺盛,不法分子才有机可乘。

国内保健品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随后迅速成为全球保健品大国,行业产值与销售收入逐年增长。然而,相较于发达国家,国内保健品行业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保健品市场发展不尽人意,首先是保健品企业用户群体多为中老年人,未能充分挖掘细分市场及其他人群的需求。数据显示,保健品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老年人消费占据一半以上。

其次,保健品在消费者心目中信任度相当低,不少偏激的消费者甚至将保健品与骗子划上等号。保健品行业利润率高,不少商家因此“不择手段”,大量制造虚假广告、虚报产品成分、夸大食用效果等,来谋取利益。

最后,国产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发展过快,监管体系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是重要原因。正因此,随着跨境电商兴起,最近一两年国外保健品在国内销售日趋火爆。

国外保健品进入中国市场,势必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而且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制落地,市场监管趋严,国内保健品企业突围难度加大。

未来保健品企业要重拾消费者信心,及挖掘新的市场需求,必须回归产品品质,重视自身品牌价值。市场环境一日不得到改善,国内保健品企业离灭亡就更进一步。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