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增长刹车 寄希望于电影产业促进法

程野

迄今为止,电影市场仍显低迷、疲软,说好的年内600亿票房已成泡影。一帮电影从业人士纷纷反思,到底是什么拖累了原本应该高速增长的票房?

前瞻经济学人

据《中国电影产业报告》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为246.86亿元,同比增长21.9%,去年同期增幅高达50.3%。暑期档数据更是“不堪入目”,乃至于提前结束档期。

前几年,国内电影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从2012年的170.73亿元增至2015年的440.69亿元,增长强劲。但今年高开低走,电影市场整体陷入低迷,暴露了其自身诸多问题。

其一,就是票房造假。电影票房造假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偷票房”和“买票房”,特别是“买票房”,牵扯到资本游戏,对电影产业造成极大损害。

其二,是屡禁不绝的盗版。据传,国内爱排3D版电影,目的就是为了打击盗版。因为盗版所造成的损失巨大,可令出品方的收益缩水三分之一。

其三,是明星高居不下、难以承受的片酬。由于公众对明星的追捧,致使明星们的片酬一路飙涨,不少导演、制片人怨声不断。明星个人过高的片酬,势必影响到电影其他层面的质量,如剧本、特效等。

这些问题在今年电影市场低迷时暴露无遗,同时也让从业人员开始冷静思考。在资本退潮后,未来如何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年内或将颁布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成为希望。

电影产业促进法弥补了中国电影制度缺失的遗憾,且进一步规范了产业发展和电影市场秩序,对保护版权有着重要作用。

除此外,电影人应当静下心来打磨作品,踏踏实实地制作优质作品、树立良好口碑。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不是“人傻钱多速来”时代,光靠几个明星、弄几个大场景,是不足以让观众买单的。

上半年的调整,对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未必是件坏事。要成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场,这些问题需要面对解决,如此才能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目前我国年平均观影人次较发达国家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以及文化消费项目稀少的三四线城市带动,电影产业依然有着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但这需要靠整个电影产业链共同推动,并拔除“毒瘤”恢复增长。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