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六座3万亿城市,要来了!

Tina Shou

1月22日,前瞻产业研究院、前瞻经济学人产业观察组重磅首发《前瞻2024新一线城市搞钱指数洞察报告》,围绕“搞钱”这一富有时代特色的主题,进一步揭示新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潜力与挑战。

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城市选择“躺平”,有的城市奋起直追。

就此,前瞻经济学人产业观察组对中国新一线城市展开了全面的观察,通过前瞻大数据平台、各项研究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权威来源,建立了“6+7前瞻性城市搞钱排行评分指数”

从排名来看,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成都以75.21分问鼎“搞钱冠军”,杭州、重庆紧随其后。苏州虽然头顶“最强地级市”的光环,但仅以61.57分排在第六位,甚至不敌武汉和南京,令人有些意外。

11111111

值得关注的是,苏州在开年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GDP迈上3万亿元台阶,有望冲击中国第六座3万亿之城

目前继上海、北京、深圳之后,广州、重庆已官宣2023年预计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3万亿俱乐部”将再度扩容

显而易见,3万亿已经成为高位城市竞争的重要目标,结合本次发布的2024新一线城市搞钱排行榜,苏州要实现跃升并非易事,挑战和机遇并存。

1.工业强市的大盘

通过新一线城市搞钱指数,可以发现,苏州处于搞钱第二梯队。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这座城所创造的速度和奇迹。

俗话说得好,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是苏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苏州工业制造基础雄厚,已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在这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功不可没,可谓是城市发挥产业聚集效应的有效范本。

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这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一开始就站得高、看得远。经过了多次迭代和升级,苏州工业园区已化身为“世界工厂”,用10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用22年跃居国家级经开区第一。

2022年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5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其中,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36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为四大主导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15.61亿元,占苏州城区生产总值的31%。

而园区开发建设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以不到苏州二十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超七分之一的GDP和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四分之一的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和上市公司总数,累计实现税收1.03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46万亿美元,经济贡献不容忽视。

55

与此同时,苏州属于外向型经济城市,外贸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202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5721.1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国、全省的比重分别为6.1%和47.2%。根据《中国海关》杂志发布的2022年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报告,2022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中,苏州排在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和上海。

3333

2.开始“失速”?

有句古话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发展的这条康庄大道上,需要时刻有着危机感,才能保持向上的劲头。

事实上,过去一年以来,苏州的经济增长陷入了一定的瓶颈

回顾过往的经济数据,2023年一季度苏州GDP实现5186.64亿元,同比增长1.9%,经济总量被成都(5266.82亿元)反超,增速在全国GDP前十强中排在下位圈

为什么出现“失速”现象?它引以为傲的工业和外贸拖累了其经济发展

具体来看,其中,一季度其第二产业增加值2287.47亿元,下降0.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一季度出口总额同比下降超过10%。

这一结果并不意外,苏州工业产业集中度高,其支柱产业明显受到了宏观环境下的剧烈冲击,行业景气度下行。同时,自身对外贸依存度过高,全球经济正在修复,国际贸易需求整体还是不振,相关产业链便直面迎接了社会的“严酷洗礼”。

这一现象还在延续,2023年前三季度苏州GDP为1765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在万亿城市之中排名倒数第三。

这足以看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之时,苏州目前可谓是高度承压。而当增长出现乏力的迹象,也意味着各行各业的钱不好赚了。

经济数据的承压需要引起苏州警惕。它需要走出所谓的“舒适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脚步,不然难以抵挡市场的多变复杂性。

3.如何迈向3万亿

苏州作为我国经济活力最好的城市之一,想要实现GDP3万亿的目标,离不开产业的蓬勃发展。

而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活力,产业的活力则来自于源源不断的创新

这意味着,苏州要从创新的角度去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加强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培养新的外贸增长点,进而带来可观的增量。

首先,就拿顶层设计来说,2023年以来,苏州推出了多项产业扶持政策,提出推进主导产业高端转型、新兴产业提档升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重视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

2023年下半年,苏州市出台《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聚焦四大产业创新集群和16个制造业细分优势领域,例如,依托光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创新药物、纳米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重点发展前沿新材料、光子芯片与光器件、元宇宙、氢能、数字金融、细胞和基因诊疗、空天开发、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实施八大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产业经济向创新经济跃升,产业大市向创新强市迈进

根据新一线城市搞钱指数,我们可以发现,苏州具备这个实力和潜力去转型更新,它在产业赋能所需要的自主创新能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被称为“创新育企的筑梦之城”,这里高精尖企业家扎堆,是科创搞钱强城,大型企业聚集指数排在第一,这离不开其工业创新发展的前瞻性规划战略。

在本次新一线城市搞钱指数的关键性指标上,苏州也拿下了多项冠军。例如,2024新一线城市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第一 ,达到401家,压制第二名杭州(32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第一,达到超1.34万家 ;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第一,达到961.4亿元,远远甩开第二名成都(733.26亿元)。

suz

显然,苏州正在创新之路上加速前行,结下了不少硕果,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优质企业的集聚,而为了进一步激发创业者的热情,苏州需要更好的营商环境的支撑。

根据新一线城市搞钱指数,苏州的城市服务指数整体位列新一线末位,其中,全市律所服务机构数量436家,远低于成都(1141家)、重庆(1005家)等。其营商环境存在优化空间潜力,产业服务能力和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

对症下药很关键,苏州出台的《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3》,主要围绕优化提升市场环境、创新生态、政务体系、法治诚信、人文底色5个维度,明确22个方面重点工作,推出126条工作举措,分解为239项具体事项,试图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当然,优质的产业及企业离不开人才的建设

众所周知,和深圳一样,苏州的经济实力与自身的教育资源并不匹配,资质亟待提升,只有苏州大学1所双一流高校,这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然是个挑战。

99

根据七普数据,苏州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总量为287万人(2022年末常住人口已达到1291.1万人),在新一线城市中处于中下位。

人口结构中高学历人才的缺失会成为产业升级的“拦路虎”。为了获取高素质人才,近年来,苏州加入了“抢人大战”。

一方面,频出的政策令落户的难度大幅降低,苏州在2020年版人才落户政策推出了“先落户后就业”,2023年11月再次进行调整,将“先落户后就业”对象范围进一步放宽至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和技师。

同时,苏州全力推动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毕竟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强国战略的重要交汇点。

例如,2023年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全面正式启用,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化生医药与健康工程、地球系统与未来环境、数字经济与管理科学”五大学科群,成立了四大新型学院和九大新型研究院,以及三个研究中心。

苏州也即将拥有首个“国字头”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正在加速落地苏州。

结合苏州市的整体优势与目前的人才吸引力(倒数第五)情况来看,苏州市的工业基础实力虽然雄厚,但是面临市场变化与国家战略的进程。

通过新一线城市搞钱指数可以发现,苏州市近五年的人均收入是新一线城市中最高的(2018-2022年人均收入平均值63435.4元)。显然,需要加强的应该是如何让高层次人才更好落位到产业空间,以产业引人才,以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全功能、全链条,用好资本催化“产城人”创新聚合。

整体而言,苏州“搞钱”存在可观的潜力,本身拥有产业集聚、技术积累等优势和潜力,可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水平,为民造福及造富。尤其在成为特大城市后,要想完成3万亿的目标,它更需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找准自身的定位,依托强大的工业制造业基础,将创新与产业、资本结合得更好,才会有机会跃居而上,晋升第一梯队。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新一线城市搞钱指数洞察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参考资料:

【1】《3年冲3万亿,苏州要多努力》,中国经济时报

【2】《一季度经济指标出炉,苏州真的“失速”了?》 ,凤凰网江苏

【3】《万亿城市GDP三季报:谁遥遥领先,谁又掉队了?》,中国新闻周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