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一个都不能少!六部门联合规划算力设施高质量发展【附智算中心行业分析】

算力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以及应用赋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5年发展量化指标,引导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

运载力方面,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间基本实现不高于理论时延1.5倍的直连网络传输,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达到80%,骨干网、城域网全面支持IPv6,SRv6等创新技术使用占比达到40%。

存储力方面,存储总量超过18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0%。

应用赋能方面,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工业、金融等领域算力渗透率显著提升,医疗、交通等领域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能源、教育等领域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每个重点领域打造30个以上应用标杆。

——智算中心是算力公共基础设施

智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围绕智算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以数据流引导技术流、业务流、资金流、人才流聚集,实现以数据驱动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是智算中心的核心目。

图表1:智算中心的主要内涵

——政府、企业等主体积极建设智算中心

随着下游算力需求集中的集中爆发和“东数西算”的推进,各级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启智算中心建设计划。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目前已有超过30座城市在积极布局和建设智算中心,经典案例包括京津翼大数据智算中心、长沙5A级智能计算中心等。

图表2:中国智算中心部分汇总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268EFLOPS

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带动数据量爆炸式增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我国算力结构也随之不断演化,对智能算力的需求与日俱增。IDC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155.2 EFLOPS(FP16)。经测算,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268.0 EFLOPS,同比增长72.68%。

图表4:2019-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变动情况(单位:EFLOPS)

——北京的人工智能计算力最高

根据IDC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在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北京蝉联首位,杭州位居第二,天津进入前十名。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人才、技术、企业等方面的优势有助于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并将继续吸引新的企业和投资资金进入。

图表3:2018-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城市排名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结合算力行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快出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为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着力优化算力网络布局,形成全国枢纽、区域中心、本地边缘协同发展的梯次算力基础设施架构。着力优化算力供给结构,盘活全国算力资源,实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提升算力综合供给能力。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算中心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