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批支付牌照出炉!12家机构成功续展【附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支付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转型的推动,支付方式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从传统的现金支付到电子支付、移动支付和虚拟货币,支付行业正朝着更便捷、安全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支付行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然而,支付行业也面临着安全和隐私的挑战,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和法律的保障。未来,随着人们对数字化支付的接受度提高,支付行业将继续蓬勃发展,并为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最新一批支付牌照续展结果出炉。近日,央行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示信息(2023年7月第六批)。公示信息显示,12家支付机构成功续展5年,2家续展申请中止审查,2家未提交续展申请,2家在有效期内已主动退出。

具体来看,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嘉联支付有限公司、北京度小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浪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支付机构成功续展5年。12家支付机构的许可内容不一,涵盖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

目前看来,第三方支付体系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交易量,以及在“钱包”相关的技术较为成熟。从用户基础来看,2021年上半年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72亿人。

图表4:2018-2021年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及使用率(单位:万人,%)

从市场来看,201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即便是在特殊的2020年,整体仍旧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2021年上半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接近150万亿元,市场交易体量庞大。

图表5:2013-2021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单位:万亿元,%)

移动支付普惠发展缩小地域分布差距。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不断加深。移动支付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载体,提高了普惠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与可得性,缩小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数字鸿沟。

随着中国电信移动网络不断升级,中国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中国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移动支付逐渐渗透到电子商务领域,并成为电子商务的一种主要支付方式。并且伴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的改变,未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6年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290.42万亿。

图表5:2021-2026年移动支付业务规模预测(单位:万亿元)

前瞻认为,随着我国跨进交易需求的增加、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第三方跨境支付及第三方支付B市场将成为驱动第三方市场交易规模增长的新引擎,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前瞻预计到202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突破570万亿元。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