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附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五部门联合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启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快推动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2016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加强加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并且规划了2020年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建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0个、乡镇健身设施15000个、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0000个,对损坏和超过使用期限的室外健身器材进行维护更新,努力实现到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的目标。

同时,在2016年6月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再次强调了“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

图表1:十三五”时期体育场地建设发展目标(单位:个,平方米)

体育场地建设如火如荼。在上述目标提出之后,全国各省市均着手对本地区的体育场地进行修缮和建设,由此也迎来了一波体育场地建设的小高潮。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54.4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17亿平方米;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71.3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99亿平方米。

图表2:2019-2020年全国体育场地数量情况(单位:万个)

图表3:2019-2020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情况(单位:亿平方米)

全民健身时代即将到来。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提出四项具体目标和八项主要任务:计划明确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在政策支持推动下,我国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体育运动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37.2%。全民健身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体育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图表5:“十四五”时期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目标

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同向发力,统筹利用各类资金渠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大督导力度,依托健身场地设施开展更多公益性群众性体育赛事,加快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