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专家提出诊治“泛血管疾病”新思路

Chloe Ma

1

血管遍布人体全身,是维持人体生命循环的重要系统。而当血管系统出现问题时,很容易带来心血管疾病。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达到3.3亿人,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翁建平教授团队与合作者近期提出了“血管内皮细胞稳态失衡是泛血管疾病进展的关键机制,改善各种病因与理化因素所致血管功能与结构紊乱的核心在于维护内皮细胞功能”的新理论。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药理学评论》。

血管内皮细胞长约60微米,宽约20微米,厚度在0.1微米到10微米之间,在人体内分布极其广泛,总数约1200亿亿个,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血管内皮细胞除了维持血液和组织液的代谢交换,还承担维持血管张力、血管生成、止血等多种功能。

翁建平教授团队认为,血管内皮发生功能障碍会加速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泛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不仅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还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急性的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

血管内皮功能受到多种非编码核糖核酸和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的影响,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这一研究系统阐明了内皮细胞稳态与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组成部分,阐明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是泛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提示靶向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可作为治疗泛血管疾病的潜在干预靶标,从而加速泛血管药物的研究开发。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