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张图了解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发展趋势:移动端发力,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

蔡志濠

一、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1、探索发展期(1998年至2009年)

我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起步于1998年,随着国内首个在线交友网站中国交友中心在线网站的建立,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进入探索发展期,各大婚恋交友网站如世纪佳缘、百合网、有缘网相继成立。

2、PC互联网婚恋交友逐步进入成熟期(2009年至2012年)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2009年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用户群体已相对广泛,行业规范和运营模式逐步稳定。2010年以来,众多相亲电视节目的开播使得互联网婚恋交友网站的知名度大幅提高,带动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进入成熟期。同期,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已初具规模,盈利模式基本确定。

3、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进入快速增长期(2012年至今)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相比PC端,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产品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用户,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享受婚恋交友服务。目前,主要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提供商的用户在移动端的活跃性已超过或接近PC端,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随着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PC端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增长已趋于平缓,传统PC端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提供商正转向线下市场寻找盈利机会,电话红娘、红娘约见等服务成为新的增长点。

图表1: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发展历程

二、整体市场规模已达到60亿元

2014年我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为22.25亿元,较2013年增长40.25%,2017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超过60.10亿元,2014年至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39.27%,未来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图表2:2011-2017年我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图表3: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单位:%)

三、移动端规模超越PC端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移动设备保有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为满足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的需求,中国主要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提供商均开始加大移动端投入力度,相继推出WAP网站、Android及iOS等移动客户端平台,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11.65亿元,较2013年增长50%,实现爆发式增长;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34.31亿元,2014年至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3.34%,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在用户规模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3G/4G网络覆盖面的不断增长,公共和商业区域Wi-Fi覆盖率大大提高,用户可随时接入互联网,对互联网依赖性增强,推动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用户规模高速增长。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用户规模超过1亿人,2014年至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70.78%。

图表4:2011-2017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及用户(单位:亿元,万人,%)

在市场结构方面,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在整体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中的份额达到52.4%,首次超过PC端。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正在经历PC端向移动端的迁移转变。随着移动互联网建设进一步完善,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扩大,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在整体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中的份额达到57.1%。

图表5:2011-2017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结构(单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端的逐步普及,中国主要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提供商均开始加大移动端市场投入。友缘股份自成立起就定位于移动端婚恋交易服务,凭借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运营经验和对移动端产品的深刻理解,在产品上进行了易用性设计,让界面更为简单、功能更为实用,并通过WAP和移动端积累了大量用户,在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取得了领先地位。随着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提供商移动端的产品形态和业务平台更加多元化,目前已形成包含iOS客户端、Android客户端、WAP等多平台的移动端业务体系。

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提供商收入规模排名中,世纪佳缘、百合网、友缘股份、珍爱网位于市场前四名,市场份额分别为27.6%、15.3%、14.9%和14.2%,占据了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72%的份额。

图表6: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单位:%)

四、移动端盈利模式已经成熟

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提供商独立完成产品的开发及运营,通过渠道商、广告商进行品牌及产品推广,通过支付服务商进行收益结算。

从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内容来看,主要盈利模式包括:信件交换服务收入、增值服务收入、广告及推广收入等。

1、信件交换服务收入

用户线上交友时进行信件交流的基础服务,用户通过预付购买虚拟货币,进行按次、按月、按季度或按年等不同方式付费,以与其他会员进行线上初步交流和沟通。

2、增值服务收入

用户为信件交换之外的其他增值服务支付的费用,包括虚拟礼品、首页展示、提高排名和在线聊天等。

3、广告及推广收入

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提供商通过在其平台或产品上发布广告或进行推广并收取相关费用。

图表7: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模式

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产品与传统的PC互联网婚恋交友产品相比,具有方便使用、信息浏览模式符合用户需求、操作模式激发用户参与热情、可提供LBS位置服务等优势。

(1)方便使用

由于手机等移动设备具有便携性特点,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频率。

(2)信息浏览模式符合用户需求

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产品的界面以图片为主,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在当下较快的生活节奏下,简单的界面使得用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更多有效信息,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成本。

(3)操作模式激发用户参与热情

相比于PC端产品使用鼠标操作,移动端产品的触屏操作更能满足用户对冲动表达所引发的强烈需求,同时,移动端产品轻便交互的设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用户的参与热情,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增加用户粘性。

(4)可提供LBS位置服务

基于LBS技术,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产品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寻找到周围符合自己征友条件的异性用户,使用户在体验生活情境式服务的同时,提高了找到理想伴侣的几率。

此外,网络易得性提高,使得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快速增加。同时,移动支付普及程度和安全性的大幅提高,使得用户逐渐形成了移动支付习惯,推动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图表8:婚恋交友移动端优势

2、产品细分趋势明显

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用户活跃周期相对较短,用户在寻找到合适伴侣后会间歇式离开。为了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婚恋交友网站未来在丰富产品线的过程中会呈现以下趋势:

(1)向交友拓展:从交友需求入手,前端抓取用户,为婚恋用户积累潜在用户群;

(2)分支拓展:在用户寻求婚恋对象时,同时提供相关服务,如恋爱等主题的产品销售以及游戏、广告推广等,增强用户粘性的同时实现流量变现;

(3)后期延伸:用户实现婚恋需求后,提供婚礼婚庆等服务,深层次挖掘用户在交友阶段的需求,以延长行业生命周期。

图表9:婚恋交友产品细分趋势

3、“大数据”将引领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实现突破式发展

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数据的全面获取及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提供商能够通过问答、设置等方式获得用户价值观、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爱情观等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上述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与处理,将使婚恋服务提供商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并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促进信息互动平台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广泛的大数据能够为移动互联网婚恋交友网站提供信息更为匹配的推荐服务,变革性的提升用户体验及配对效果,让“数据来当红娘”。

图表10:“大数据”当红娘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