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做数字化总是失败?这个生活中的故事讲透了

湘江数评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老杨 来源|湘江数评(ID:xiangjiangshupingLY)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源于老杨的生活经历有感而发,故事还是要从所住小区大门口的一条马路说起:

话说老杨所住的小区一出口联通一条双向单车道的马路,但该马路被小商贩所占据,仅留一条车道的宽度,路中间违停现象也十分严重,如对向来车,则会车困难,堵车便是司空见惯,刮擦时有发生,在如此混乱模式下本来2分钟就可通行的时间硬生生变成了一刻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小区居民的强烈投诉下,相关部门做出了整改措施,那就是在这条马上的中间设置了一排隔离桩,大约碗口粗细,其目的就是实现双向车行,但是问题就在于隔离桩有了但问题依然没有改善,小商贩依然在马路边占道经营,有了隔离桩车辆行驶更加困难了,于是居民再次投诉,相关部门前来进行整改,有明显效果,但相关部门一撤,问题依然,久而久之,小区居民无可奈何,只好选择从另一出口绕路而行,而那些隔离桩还没两个月时间便被破坏殆尽,而相关部门对此也没任何措施,所以至今为止那条马路还是杂乱中拥堵。

这一现象是不是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很相似:

那条马路原本是为了提升通行效率而建,但由于缺乏日常的管理而变成了堵点、痛点,虽然相关部门进行了治理,安装了治理的工具(隔离桩),但因无配套的制度、措施、持之以恒的管理能力,隔离桩最后也变成了加剧拥堵的又一工具,让居民又恨又爱,最后缺乏过程的监管隔离桩被破坏,马路拥堵的问题依然没解决。

企业做数字化转型何尝又不是如此!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大部分企业的认知还是工具思维,只想利用数字化来提升现有的效率,而从不在自身的管理问题上下功夫去研究与剖析,就如本案例中的那条马路,相关部门认为在马路中间安装一排隔离桩就万事大吉,就可实现车辆的分流,解决拥堵问题,虽然知道了痛点,但却是从未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把占道经营的商贩迁往他处堵点就会迎刃而解,可相关部门并未这样做,其中有没有一些利益牵扯就不得而知了。这就如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的懒惰与应付思维如出一辙,传统的管理问题已十分突出了,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工作,怎么办?那就做数字化转型吧,以为数字化就是那个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良药,不在根本的管理问题上做转型、做改变,最后就是数字化工具背了管理的锅,没有数字化工具之前管理工作还尚可勉强运行,但买了数字化系统之后发现比之前跟混乱了,几乎寸步难行,所以数字化工具就如本案例中的隔离桩一样,价值难以体现。

大部分传统企业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虽然工具有了,但在应用的过程中配套的制度没有或者不健全,即使有了制度,但能不能执行也是问题。就如本案例中虽然马路中间安装了隔离桩,但相关的马路经营管理制度呢?没有!商贩依然还是占道经营,车辆依然还是违停,隔离桩的出现并没有缓解马路的拥堵而是加剧了拥堵,也就是说在新的痛点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痛点,这就如鲧治水采取“堵”的方式,最终失败,而禹治水因水之性,就地之势,疏而不堵,最终治水成功。企业做数字化转型也是如此,解决痛点是关键,但了解痛点背后的更层次的原因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所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利用数字化工具做横向管理与纵向数据的打通,在进行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数字化的工具,更需要的是对痛点背后深刻的认知,只有认知透彻,方可就数字化建设共识达成一致,最关键的是过程执行的制度保障,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执行力,但遗憾的是大部分传统企业执行力缺失,导致数字化相关制度落地难、执行难,进而影响整个数字化项目的建设成果体现。

最后来看一下在这一整改过程中的关键核心相关部门,虽然知道居民的痛点也做了相关的工作,但问题是不彻底、缺乏长期主义,在某些利益的驱使下有应付之嫌。是不是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些场景很像:相关部门为什么明知商贩有占道经营行为而不整改,除了态度问题之外更多的可能是一些灰度的利益,就如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某些部门与领导就极力反对、消极应对甚至暗中破坏,为什么?因为数字化让一切工作变得更加透明,让某些人失去了既得的利益,例如老杨曾经所经历的项目,外地的临时用工,项目现场总是以各种借口说系统不好用而拒绝使用系统管理,但据调查传统的用工记工模式存在管理着漏洞,项目现场可以虚报用工人数,这就是灰色的利益,而杜绝这种管理漏洞,仅凭数字化系统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项目管理层面推出相关的管理措施,并严格的一直执行下去,而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执法。

从以上不难看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企业有痛点搞一套系统工具就可解决所有的问题;同时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只是看清其中的本质达成相关共识即可,企业要清楚的知道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过程制度的保障,执行力的加持,本质就打通,通则不痛。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湘江数评(ID:xiangjiangshupingLY),作者:老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