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的那些既要还要

湘江数评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老杨 来源|湘江数评(ID:benpaoshuzi)

当前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全新的挑战,作为企业的一把手面对数字化既要降本增效又要物美价廉,而业务部门面对数字化既要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要越简单越好,而信息部门面对数字化既要技术的先进性还要保障后续的实施与服务,所以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岗位对数字化的认知也存在差异。

现在已接近年末,我想此时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里都是忙碌与紧张异常,此时都在忙于总结与预算制定,对于信息部门而言又是一次以价值为中心的考验,是不是既开展了各种数字化建设工作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因为此时HR部门正在酝酿年底的考核:信息部门该如何考核?价值该如何衡量?部分企业的HR甚至已经开始在制定对信息部门的团队优化方案,要求留任的人员既能一人兼多职,还要让整体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这可以实现吗?但这是当前部分企业的现状,生存都是问题,数字化何去何从?

不同的视角,相同的结果,都是数字化建设要实现降本增效,既要一个系统解决所有的问题,又要物美价廉,既要求业务管理的合规性,又想按照各自的想法要系统功能随心所欲,所以整个企业的数字化建设过程都是在充满矛盾中进行,为什么?例如:

第一,部分企业领导一方面在进行各种合规化建设,而另一方面又在带头破坏;比如在数字化建设的推行过程中,部分传统企业的管理者引进数字化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管理,但当某些约束到自己的工作场景中时又会极力吐槽系统不好用,既想要所谓的规范管理,又想要过程再灵活一点,例如流程电子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审批效率,但部分领导为了免于担责将流程会签给多人,让简单的流程审批变得无比复杂,但这样领导既走了流程又分担的责任,还是电子化审批;所以不难看出线上流程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技术层面上是相辅相成的,但在应用场景层面却是充满了矛盾,这就是现实管理的灵活性与固化的数字化工具之间的矛盾。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既不能一边用数字化技术堵管理漏洞,又在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中去制造新的漏洞场景。

第二,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最矛盾的就是企业领导一方面要求系统功能多么全面、技术多么先进,而另一方面又舍不得增加预算投入。

这是在企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企业领导既想要系统大而全,一个系统解决所有的问题,又要价格低至骨折价,于是各种不合理的对比因素产生,而大部分传统企业的领导及相关采购人员对数字化的认知是欠缺的,在选型阶段只看价格谁最低,这就给了一些软件公司可乘之机,因为在互联网下模仿已不是问题,看似功能相同,实则相差万里,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建设并不是单纯的软件买卖,需要的是软件产品的深度、实施人员的行业经验及快速的服务响应,所以大部分企业都是合同签订、实施以后才知道厂家之间的差异,真正明白什么是“一分钱一分货”。

还有一种现象是众所周知的,企业的管理场景是动态的,而各种软件系统的功能却又是固化的,当系统的标准功能无法满足变化的业务场景时怎么办?通常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在标准软件产品上进行二次开发,但这需要额外的资金投入!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企业领导面对二次开发费用都会选择“沉默”,因为持续的投入与数字化价值的体现是矛盾的,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领导都是既想要体现系统功能的适用性,还要少花钱或者不花钱。

第三,从软件公司的角度来说,既想要企业不断的投入购买其产品及服务,但产品能力及服务却难以跟进,每天被客户吐槽;这就是市场与服务之间的矛盾;

从市场角度来说,在数字经济里数字化转型建设也是一种买卖的行为,企业购买软件公司的产品,软件公司就有义务提供相关的服务及能力,唯有如此,才会有二次销售的机会;但大部分软件公司在服务能力方面却存在着短板,比如实施能力不足,导致软件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有些系统还在实施期就夭折了;当前存在的最大矛盾是企业对于软件公司的要求是既要快速响应,又要解决个性化需求问题,还要价格低廉;大部分企业本就数字化能力不足,想要系统落地全面应用起来就需要软件公司持续的投入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同时不断的二次开发,让系统更能匹配企业的各种需求,也就是说既要持续投人还要持续投技术,但有时候企业可能没有多少数字化的投入;所以在企业没数字化投入的情况下这么矛盾会进一步加深,软件公司要生存会不断去开拓市场,精力上难以顾及老客户的服务,而企业确实需要软件公司提供相关的更多的服务,怎么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企业与软件公司随着矛盾的进一步加深,开始了相爱相杀的过程。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不管企业是从组织管理层面,软件应用层面,还是数字化的运营管理层面,如果对数字化的认知存在偏差,那么就会想当然的既要如何还要如何,然后技术会背上管理的锅,干掉数字化的不是转型,有可能是企业内卷。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湘江数评(ID:benpaoshuzi),作者:老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