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概念思维?
作者|王智远同学 来源|王智远(ID:Z201440)
最近,看到两个故事:
其一,英国政治家赖白斯,演讲中突然停顿,取下手表站在讲台上,一声不吭地看着观众时间长达72秒。
台下多半人投来异样目光,当大家不解时,他说,“诸位刚才所感觉到、局促不安的72秒时间,是农民工垒一块砖所用的时间”。
其二,某工厂“振兴中华”读书演讲比赛中,讲者方婷婷登上讲台,向听众通报她所演讲的题录《论坚守岗位》主题后,突然走出会场长达5分钟。
难堪的5分钟内,听众正喧声四起、怒不可遏之际。方婷婷轻松自若的回到讲台,面对激怒的听众,激情满满的说:
“如果我在演讲时离开会场不能容忍的话,那么,工作时间纪律松弛,玩忽职守,擅长离岗,难道不应该被谴责吗?”我的演讲完了。
大家沉默片刻,随即出现炸雷般的掌声。
两个视频结束,我还没搞明白,不过,网友弹幕弹窗的引导,瞬间让我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此处无声胜有声”。
类似案例,你在别的地方也应该看到过,想必感触很多。那么,它们到底运用了什么技巧呢?
两个字总结,即“概念”(Concept)。
从逻辑上讲,赖白斯用无声时间,替代“农民工垒一块砖所用的时间”,方婷婷同样,用无声衬托“离开会场长达5分钟之久这一令听众激怒的行为”。
可以说,任何演讲、写作、辩论本质都可以视为论证过程,而论证过程是一系列推理组成,推理又有判断组成,而判断恰巧是一组组概念。
什么是概念呢?
人类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特质提炼出来,用简单的一句话,一种思维,一个公式,表达出来,就是概念。
随便举个例子:
“狗”,指所有犬类哺乳动物。面对属于此范畴的每个动物体,都可以称之为“狗”。实际上,我们压缩了动物的体型、性别、毛色、品种、健康度、等其他信息。
概念看似简单,但也因为太简单,让人讲不清楚它的作用,以及如何界定。
比如说:
前几年,社群电商非常火,社群运营、私域运营岗位应运而生。你可能会注意到,当时,只要招聘到有相关经验的人,就能提升销售额和客户复购率。
这两年情况却不同。即使你聘请一位非常出色的总监,也未必能够带来业绩增长。为什么?
因为大家只是照搬了特定环境下的"方法论",很少去考虑其中的原因。 要想提升营收,方法虽然重要,但背后隐藏着各种条件和因素。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组建社群有效,为什么热门产品,能够带来增长。
原因是,过去我们经历社群电商的兴起,资本又加持头部平台,红利比较大;现在,供给饱和,人们对任何东西都不再那么感兴趣。
因此,以往行之有效的招数当前已经不再奏效,我们过去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而真正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原因。
那些概念能力比较强的人,恰巧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地找出问题的本质(what),以及背后的原因(why)。
并将问题和相关背景整合成一个抽象的整体,来进行现实的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如何去做(how),所以,概念的内涵实则反应事情的整体性。
再比如:
团队会议中,当有人提出新想法时,倾听是关键。
大家应全神贯注的倾听对方讲什么,不着急打断别人观点,这样才能理解对方意图和需求。
个人交流,我们运用倾听的概念,理解对方情感和诉求,才能促进共情能力,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系,他们才会给出最大支持。
如果你不懂「倾听」所包含的整体维度,就会出现障碍。
你可能会频繁打断对方,无法给予充分关注,亦或只关注自己的观点,忽视对方感受,破坏有效信息的交流;甚至缺乏理解和共情,无法真正理解对方意图。
更重要的是,你的人际网也会出现问题,他人会认为你是“唯我主义者”,这会削弱彼此的信任,长期下来,对方可能会慢慢疏远你。
能看出概念有什么作用吗?
一方面,外部沟通上,它能够高度地概括一件事物所有的内涵,让人很容易地通过你表达出来的概念,来理解你的意思。
另一方面,内在认识上,概念是一件事物所有内涵的统领、灵魂,把握住了概念,就等于对某个事物进行了完整掌握。
不过,大家常常被它诅咒。
就像男女关系。妻子说“你还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吗?好好想想吧”。丈夫却说,“我认为我没错呀,本身就是你的问题”;要么同事间,老板说,“你把那个PPT发我下”,你却想,我昨天做好几个,到底是哪个?
妻子眼中,问题概念可能归属到“不爱我”的感性层面,丈夫却“事实就这样”的归纳到理性层。老板眼中报告就是“那个方案”,你眼中的那个,也许是另外一个。
这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不共鸣导致的结果,想要理解某个概念,或者说与别人共鸣自己表达的“概念”,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弄清楚这三个因素,任何情况下,你都可以灵活与他人共鸣。
其一,定义事物。
古希腊时,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与人在雅典广场辩论。辩论时,他总向对方提出“这是什么”的问题,并且要求对方说出定义。
至今各大辩论赛中,我们也能看到,不论哪方面开辩,大家都喜欢先从定义下手。可见,善辩者对“明确概念”有多重视。
怎么明确概念呢?
最常用方式是“下定义”,将概念的含义,主旨,阐述明确。上学时,老师曾讲过一个孔子游学的典故,至今记忆尤新。
孔子弟子,子游问:“老师,你说什么是孝”?是不是指供养长辈。孔子说,现在人喜欢把孝理解成“养”,可人们不都在养猫狗、牛马么?
这难道也是孝吗?
晚辈对长辈,如果只用养,而不讲敬重,这和猫狗、牛马有什么区别?孔子说,孝应该是“敬而养”。你可能觉得下定义很简单,其实并不容易。
比如:
公司为鼓励大家发展,将晋升成部门经理的标准定义成,具有管理能力、和团队领导经验。
如果一个员工,他参加过某个项目,并进行过协调和指导,就能满足晋升标准。可事实上,在部门之间,它缺乏真正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就可能造成晋升混乱。
比如:
梁启超在《学问的趣味》一问中,表达一个观点叫“趣味就是没趣味」。他说,当一个事物、活动进行下去,不会产生与趣味相反的结果,它就可以被视为具有趣味。
通过这样的定义,我们可以理解到,趣味并不仅仅是缺乏无聊或不愉快的状态,是指一种能够带来兴趣和愉悦的体验。
这如同说:“高兴不是不高兴”。可以理解成,高兴并不是,不感到不高兴的状态,而是一种积极、愉悦、愉快的情绪。
还有一种情况,类似网络用语。
有时候,网络上会使用一些特定词语或缩写进行沟通,但,这些词语的意思令人困惑。
某人问起“LOL、深井水”是什么意思?得到的回答是,LOL就是指”笑死了“、深井水就是“神经病”。你知道”神经病“就不是骂人?笑死了,一定是高兴吗?
这种解释,并没有真正帮助我们理解两者的具体含义,只是简单地翻译成了另一个词语,而已。
你会发现,我们不能含糊的定义概念,也不能用否定的方法来定义某个概念,含糊不清,可能让人难以理解。
现实中此类情况很多。我们如何给别人解释自己讲的概念?别人说一些“你听不懂的概念”时,怎么让对方更明确一些呢?
其二,挖掘内隐属性。
一个物品,一件事,往往包括外显(extrinsic attribute)与内隐(Implicit attribute)两种属性。
外显,顾名思义,一眼能看到的,一听我了解。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聊到装修的话题,朋友提到如今流行「极简风格」。
外显上,大家都会理解成“简单”对不对?极简风格还有一些内隐属性,可能不太容易察觉,但却对整体特性产生影响。
它的内隐元素有哪些呢?
家具、灯饰、吊顶、梳妆台和桌椅板凳,通常采用木材和皮革作为主要材质。另外一类可能涉及色调,客厅通常以白色和灰色为主导。还有一类是空间光线,灯光以白色为主,并注重排线布局和有序的条理性。
这样,才形成极简风格。
对于朋友之间的交流来说,还好。如果要和设计师进行沟通,没有清楚地,将这些"类别"与极简风格解释清楚,只是简单地使用"极简风格"一词,会导致最终装修结果与期望完全不同。
生活外,工作中也同样。
这两年直播电商高速发展,头部平台,经营层面出现许多简化「概念名词」,如果无法对概念名词,做到深入理解,将会面临一些认知挑战。
比如:
我所在的营销领域,账号权重、叠加推荐、二次分发、三次分发、内容完播、短视频信息流、限流、降权、品牌广告、定向佣金、渗透率、抓手、卡点.....
你听完后头疼吗?
因此,一个概念可能表达很多层面的东西,假设无法认知到内隐属性,你表达概念,甚至你理解对方给出的概念,就会出现偏差。
更深入一点讲,人们常说事物的本质,其实它(内隐)是有多个方面,而且还可以分为初级、深刻两种。
拿水来说:
看起来是一种无味透明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会在100℃时沸腾,0℃时结冰。这是水的初级本质属性。如果我们说,水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那就是,水在化学层面的深刻本质属性。
再比如说:
人的初级本质属性,是作为一种两脚直立的动物。但更深层次地看,人还具备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能力。
所以,科学在快速发展,我们也在挖掘诸多本质属性,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并不是简单,单一的,它有多个方面,也有不同层次的理解。
不论属性是什么,我们得先明确名字、概念是什么?然后再深挖一些细节,才能知道对方到底什么意思。
既然明确了概念,知道某个人表达概念的内隐属性,就有概念思维了吗?并不是,概念需要明确「范围」。
其三,找到范围。
范围,即周围界限,或概念包括的成员,也可以简单理解成,所适应的应用场景与类别。
交通工具。这个概念范围包括汽车、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不同类型,如果某个物体被定义为交通工具,并符合这个范围的描述,就可以将其归类为交通工具。
运动鞋。这个概念适用于描述,各种运动活动穿着的鞋类产品,如跑步鞋、篮球鞋、足球鞋等;我们可以将符合运动鞋定义的各种鞋类产品,归类为运动鞋。
如果将此概念,应用到正式场合的鞋类产品上,像“正装皮鞋”,可能就超出应用范围,毕竟,特定场景下,正式场合的鞋类有其特定概念和分类。
所以,概念范围决定在何种情景下可以使用它,并且,范围界限有助于确保概念准确使用和沟通。
有哪些概念,使用错了范围呢?
我接触最多的有这几个。工作中,其一,去中心化决策。
简单讲,其核心思想,将权利和决策下放给组织中的各层级或个人,而不是集中在高级管理者手上。更强调组织更平更关系、大家决定制,以推动公司发展。
可是,一些大公司过于强调“员工自己决定”,可能导致管理混乱和无效决策出现。
就像:
一次团建活动,选择地点、内容活动、预算安排都应该由管理层或特定管理者审核,去中心决策下,公司决定让员工自行决定活动个方面,每一个人都能提出建议和计划。
造成的结果兴许也想到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出想去的地方、无法最终拍板、团队凝聚力变差。
其二,自主管理。这是很多公司秉承的经营理念,主要鼓励员工管理任务、工作流程。
如果你作为一名刚加入企业的员工,被分配到一个复杂项目,要负责项目规划、执行和交付,老板期望你能独立决策、设计目标并担任主要任务。
那么,你就可能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说,缺乏指导和支持、难以设置任务优先级、甚至项目进度难以控制,压力和不安感增加等......
生活中也有一些。如,自由表达。
这是一个重要价值观和基本权利,它促进开放讨论,当我们谈到它时,通常指个人有权发表意见、观点和感受。
如果”自由表达“的概念用在适用范围以外的场景,可能导致一些问题。
就像:
假设在一个客户的商务会议上,你误解了此概念,他可能会不断打断他人,发表冒犯性的言论,批评他人观点,缺乏建设性的讨论等。
你或许在网络上也看到过此类情况,一些网友,就某个热点新闻展开讨论,个人观点中附带自我情绪,一旦舆论引导错误,还会面临账号被封禁。
这些都是概念界定范围不清晰,对概念不明确,导致使用错的案例。
心理学中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会把一些东西加以分类、加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所有可视化的沟通和知识一样,都是由一个一个组块组块(chunking)加工完成。
组块多了,自然会造成信息传达误解。这就是为什么要了解概念,找到匹配的内隐属性,和明确范围的核心原因;深邃的思绪,犹如一面隐形的墙,有时,你的秒懂,事后或许是种困惑。
所以,即便一个小概念,你也要搞清楚;因此,完整的概念思维是概念、内隐属性、范围三者的拆分;那么,我们该怎么运用概念思维呢?
可以试试这三点。
其一,先问是什么,再问是不是,最后问对不对。
一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是一个完整体,必须具备三要素: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用(how),大部分人,只知道how,连what和why都界定不清晰。
因此在用的时,应该思考:
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它和什么东西很像,在哪些地方完全不一样?可以用在哪里,不能用在哪里?用它时,怎么用是对的,怎么用是错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个人的习惯是举一反三法,这一习惯用在如今每天变化的商业时代,非常有必要,能够显著提升你的判断能力,大大降低被画饼、割韭菜的可能。
举个例子:
最近阅读行业报告比较多,我发现很多公司/机构都会提出诸多新概念,例如:组织敏捷度、营销自动化、营销颗粒化.....这些概念,很多时候反应着组织变化,特别对巨头而言,很可能想引领行业发展。
就像,抖音提出的兴趣电商、FACT+S,快手主打的信任电商、5S经营,可能的动机是,应对竞争对手,再造一个新词去抢话语权。
所以,从这些概念输出,可以判断企业竞争动态以及最后目的。当产品猛打一个你不懂的概念时,要先定义它,搞懂后,再结合自己看“是否为我所用”,如果不能,那就思考,它是不是在给我制造消费陷阱。
其二,用概念指导行动,而非用概念制造无序。
首先,别人对某个概念不了解,并不意味着落后,可能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同样,你对某个概念的认知与他人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许多概念,会随着实践不断演变,所以,及时进行信息同步非常重要。
约有20%左右的工作时间,是因为认知不统一而白白浪费的,但如果在会议前统一概念认知,至少能减少50%以上的无效讨论时间。
其次,概念并不应该徒增烦恼,而是对行动起指导作用。
以财务自由为例。想要理解这句话,你会怎么思考?维基百科指出,你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讲,你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等于或超过开支部分。
一旦概念清晰,行动方向就明确了。
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只需要朝两个方向行动:其一,降低个人满足生活必需品的成本;其二,提高出售时间的价格或提高效率。
有了这个方法,你是不是就能分解如何做了。但是,如果你不清晰“财富自由”的概念,会有什么后果呢?
左手拼命追逐金钱,右手拼命消费,无法积累资产,使其产生复利,最终陷入老鼠赛跑状态下。
明白前两者,你也就理解了第三个方法“意境创造”。
文章开头,赖白斯利用停顿和手表的动作,制造一种紧张和沉默的氛围,这本身是一种对「对象感」的概念界定,在大家眼中,公众场合既定流程应该是,上台、发言、正向激励、鼓励,结束。
方婷婷同样,她把对象感设定在「情绪态度」上,通过违背听众对演讲者的期待,让他们在短暂的时间内感受到失望和不满。
然后,以一种挑战的口吻向听众提问,使他们自省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态度;这种反转,恰巧激起了听众情绪,使得演讲更加引人注目。
看出共同特点没?找出特殊情景,定义情景内隐属性什么?想想大家为什么会这样,然后,以一种新的概念,融入情境里,瞬间打开脑回路。
总体而言:
概念思维,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的整体。
把它们整合起来,去理解所谓的方法论、经验,你会发现,你不仅能得到方法,还能得到方法论背后的背景、动机。试试看?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