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中国企业要敢于“走出去”,也必须要“走出去”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

演讲|李东生  来源|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ID:cefco2012)

6月9日,在2021亚布力论坛第二十一届年会的【大咖秀】上,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分享了“以‘全球化’破‘逆全球化’”的企业突围之道。

受中美贸易战、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逆全球化潮声阵阵,未有退势。不过李东生说,虽然这一轮“逆全球化”的影响很大,但它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全球化是一条充满风险与挑战的道路,TCL作为先行者,在这条路上汲取过教训,也收获了很多经验。李东生说,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是经济的竞争,而竞争的主体是企业,中国企业要尽快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趋势、新变化。

2

李东生  TCL创始人、董事长

以下为演讲全文:

近几年,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出现了调整和分化,这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造成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挑战、破局突围?我将结合TCL全球化的经验,从三个方面谈谈企业全球化的问题。

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目前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面遏制、打压中国,通过发动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等多种方式削弱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正以有力措施应对挑战,努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上一任美国总统对华贸易、科技和金融的限制政策还在延续,同时拉拢西方国家“打群架”,对中国进行全方位围堵和舆论攻击。这种逆全球化行径,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制造业发展造成了多重冲击和不利影响。

首先,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企业及其美国业务造成了很大影响。它增加了企业对美的出口成本,降低了企业竞争力。很多人问我,加税是不是美国承担?其实中国产品如果在美国经营,那么加税成本是由中国企业承担;但是来料加工方面,如果美国产品在中国生产,这一部分关税则由美国企业承担。

为什么中国产品在美经营却要自身承担关税?原因很简单,以电视为例,当产品进入到美国市场,对于客户来说买TCL或者买三星并没什么区别,但如果买你的电视还要额外增长7.5%的关税,而这个关税还要消费者来承担就显然不合理,所以这是美国的交货价,对所有客户都一样。为了提高效率,以前有些在中国口岸交付的客户,后来都改为按美国到岸交付。比如,如果我们给谷歌、Facebook生产产品,它们就要承担关税,我们会因此承担很大压力,因为根据相关要求就必须得在6-12个月之内将产地转移出中国。

其次,这种压力倒逼中国企业对产业链进行重组,必须要把一部分输美的生产能力转移到海外去。2019年我们就预感到贸易战的趋势会持续,所以在墨西哥原有工厂的基础上又新启动了一个工厂,同时增加在越南工厂的产能,慢慢将产品从“以输美为主”调整为以“输往墨西哥为主、越南为辅”,这对国内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专利、技术研发、重要装备等领域具有相当的优势,中国出现了一些“卡脖子”节点。在压力之下,很多“卡脖子”技术点和产业点会逐步得到解决,但有些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解决。比如“高端芯片”这个领域,我个人估计,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至少要5年。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技术封锁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依然很大。

为应对这种复杂局面,中国提出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促进”的经济方针,通过国内加大深化改革开放,营造一个更加开放、有影响力的环境,以打破技术封锁,促进中国市场的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全球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党中央关于经济政策的阐述中,其中有一条政策强调,中国要保持制造业在中国GDP中的比例基本不变。这为中国的经济格局奠定了一个大基调,目前中国在经济体量上排在美国后面,居全球第二。但如果从更大范畴来看,其实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制造产出占全球制造比例是28%,美国只有16%。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战略很清晰,要保持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和相对竞争优势。

这一轮“逆全球化”的影响虽然很大,但我认为它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任何经济活动背后还是靠市场力量驱动的,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能充分发挥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对比较优势,这种优势要通过贸易、交换来产生,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格局。但是它是在一定规则下进行的,未来全球贸易规则将会有系列调整,这也是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特征。

TCL全球化历程及

在新起点下的全球领先战略

TCL的全球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全球化初期,我们以成本、效率、质量的优势取得国外品牌加工的订单,积累了原始资本和工业能力,1999年TCL越南建立了第一个工厂。在开拓阶段我们创立了TCL品牌,培育自主经营体系,稳定国内市场,同时发展海外市场。在国际化阶段,从效率成本领先到形成产业资本及核心技术优势,从国内经营扩展到全球化经营,我们不断提升海外经营能力。

2018年美国对华发动了贸易战,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海外市场,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直接致使TCL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了“让利保市场”的策略。

美国市场是全球开放程度最高的大市场,其消费产品的进口关税要比欧盟地区低,所以之前对美出口都是以整机出口为主,对其他主要国家市场出口形式则是在当地建立产业和供应链。比如,我们对欧洲的业务就是一直以波兰工厂作为生产基地;但贸易战就促使我们调整供应链,在墨西哥建立了第二个产业基地,在海外一些产业基地重新规划、调整,以加强TCL对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疫情让2020年TCL海外业务逆势增长,海外营收做到了804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53%。去年品牌电视海外业务的增长达到27.5%,其中美国市场达到了25.4%的增长。不过我们也付出了代价, 2019年年底美国第三批加征关税的名单里出现了彩电,这让TCL的美国业务在2020年因额外增加关税而出现亏损。今年我们产业、供应链做了调整之后,在美国市场会做到基本持平。总体来讲,对利润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今年1-4月,TCL经营业绩开始大幅增长,其中海外业务的销售增长超过30%。这一成绩也得益于TCL多年深耕海外市场,奠定了较好的市场基础。

在全球化经营方面,TCL也出现了一些改变:

第一,从“出口产品“转型为”全球产业布局”,建立了更完善的全球供应链。近几年,TCL不断完善全球制造和供应链布局,在印度、越南、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多国新建、扩建了多家彩电整机模组以及光伏电池工厂。以北美为例,2018年中美贸易风波之后,我们开始扩建墨西哥彩电工厂,随着海外生产基地和供应链的调整,TCL出口美国的彩电在海外工厂的制造比例在去年底达到了36%,近期超过了50%,预计到今年底将达到70%,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关税影响,明年会在墨西哥、越南和其他基地有更多生产,输美产品将会达到90%以上。

第二,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布局全球研发体系。TCL目前在欧洲和武汉、香港、广东地设立了人工智能及半导体显示技术多个研发中心,在美国西雅图、硅谷设立了2个研发中心,研发先导性的创新技术。2020年TCL战略入股日本JOLED公司,在喷墨印刷OLED领域展开深入的技术合作,在材料、装备、工艺、产品等环节开展对下一代印刷显示产业链的生态建设。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TCL牵头组建了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等2个国家级创新中心,我们力争在技术领域从跟随到并跑、再到追赶、超越,要在未来几年实现下一代显示技术进入全球领先行列的目标,同时探索人工智能、5G和工业互联网在产品及生产中的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升级。

第三,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源,开拓新的产业赛道,提升企业竞争力。去年我们收购了中环集团,进军光伏产业和半导体硅片产业,将全球化经营的经验,嫁接到中环半导体产业优势上。此类整合对TCL来说,是开拓了一个新赛道,对中环传统的老国企来说,则是为自身注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中环半导体刚公布今年一季度季报,销售收入增长65%,同期利润增长了一倍多。

今年中环半导体提出了“效益倍增”计划,销售收入和利润都要实现倍增的目标很具挑战性,但我有信心达成它。这也反向印证了企业通过改制,能够让新的机制和体制带来发展动力。同时,我们在去年收购了苏州三星的液晶显示工厂,三星同时宣布会战略撤出液晶显示产业,其在韩国的两个工厂也会在今年关闭。该事例也反向印证了中国企业较快的发展速度。

2010年TCL刚开始进入半导体显示行业时,三星还是我们的标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终于实现了追赶和超越。回想这个历程,很有意思,也挺自豪。通过收购韩国三星的苏州工厂,扩大了我们的液晶产能;同时我们在深圳(第二条)11代线的建设爬坡,以及最近宣布在广州在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的产线,将能够进一步强化我们在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的竞争力。

第四,锻长板、补短板,助力中国产业链自主可控。当前,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科技战的本质,是对高科技产业主导权的争夺,为补齐国家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关键性短版,应对全球供应链的变局,TCL已经投资10亿元建立TCL半导体控股平台——TCL微芯科技,这10亿元是第一阶段的投资,未来将在集成电路设计,以及集成电路芯片、器件方面加大投入,在该产业领域建立竞争力。

TCL全球微信经验

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启示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既带来风险和挑战,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于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来说,全球化是一条充满风险与挑战的道路,TCL作为先行者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第一,中国企业要敢于“走出去”,也必须要“走出去”。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28%,有相对比较优势,其巨大的产能,单靠中国市场是消化不了的,一定要在全球化经营方面取得突破,这一点,在战略上大家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要坚定地推进全球化业务。

第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将全球化和本土化进行结合。以前中国只是卖产品出去,近十年来,全球化增长更多的是靠“走出去”真正建立起全球产业链布局,把前端深入到目标国家;发展业务的同时还得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有贡献。这是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一个基本格局。

如果把工厂、制造、销售、服务甚至产品设计都深入到当地的国家和市场,关税、贸易保护的壁垒就能够被突破。而且无论全球经济格局怎么变化,对我们在当地的业务影响都很小,所在国也很欢迎我们。从理论上来讲,这种业务模式的转变对中国经济的总量和出口会有影响,但实际在推进该战略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把蛋糕做得更大,这个影响就可以避免。

去年中国的出口占比是20%,海外业务实现了28%的增长。TCL海外业务也几近同比例增长。不过海外业务是以企业在当地的生产销售数额的方式计算,但出口是中国的商品出口到目标市场。所以把蛋糕做大后,出口依然会和企业海外业务销售保持同步增长。

第三,加强研发,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升级,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建立竞争优势。早期中国制造业更多的是在中低端方面建立相对比较优势,未来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构,中低端产品有一部分会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中国企业想建立自己的优势,一定要加快向“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并建立高科技发展的新赛道。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冲击,全球产业格局在加速重构,国家的竞争实际是经济的竞争,而竞争的主体是企业,中国企业要尽快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趋势、新变化,加快和优化全球化产业布局。

TCL有信心在未来经济全球化中,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实现从“中国企业向全球化企业、向跨国企业”的转型。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ID:cefco2012)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