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爆炸 苏黎世保险前CEO引咎自杀?这届媒体还真行

罗剑

 一

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天津港爆炸事件,因外资保险公司——苏黎世保险前CEO马丁-塞恩的突然自杀,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企业说”(ID:qiyehshow)

企查猫

按照国内媒体的说法,马丁-塞恩在辞职后自杀,原因可能是该公司预测天津爆炸事故将使其一般保险业务承担2.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经营亏损。

此前国内媒体道称,苏黎世保险公司在天津港承保一个仓库,估损22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马丁-塞恩将是第一个因天津港爆炸而自杀的大型跨国集团高管。天津港爆炸事件热度虽在消退,但舆论指责官方追责不力的声音一直不小。如今,因爆炸同样蒙受巨大损失的外资公司高管自杀了。话题的劲爆程度无需多言。

与此同时,因媒体有意将“亏损”与“自杀原因”联系到一起,结合最近颇为敏感的某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人在公司业绩暴跌时,依然拿着高薪,围观者“仇富”心理也被最大程度地挑起,其中逻辑类似“国外高管自杀了,所以国内高管也应该引咎'自杀'。”

对于这种扭曲的逻辑,企业说暂不予评论。

我们先来简单还原一下事件:

苏黎世保险集团称,去年12月离任的首席执行长Martin Senn于上周五(5月27日)晚间自杀身亡,他是该保险商过去几年中第二名自杀的高管。Martin Senn在离任之前,公司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Martin Senn当时提到,公司在改进旗下最大业务方面遇到困难,此外,公司对英国RSA保险集团雄心勃勃的收购计划也以失败告终。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这段报道内涵很丰富,至少传达了四个信息:

1、马丁-塞恩是在离任近6个月后突然自杀;

2、苏黎世保险已有多位高管自杀。据华尔街见闻,该集团前CFO Pierre Wauthier于2013年8月26日自杀身亡,享年五十三岁。Wauthier自杀后,当时的苏黎世保险主席Josef Ackermann宣布辞职。

3、马丁-塞恩辞职和公司业绩不佳有关,且公司这一状况已持续一段时间;

4、马丁-塞恩改善公司业绩的努力失败,对英国RSA保险集团的并购计划失败,让其遭受很大冲击。

媒体的多篇公开报道,对上述信息进行了佐证。据华尔街日报,苏黎世保险在2015年9月21日发布声明,放弃五百亿收购英国皇家太阳联合保险集团(RSA)的计划。

苏黎世给出的一个理由是,预计天津港爆炸将给公司造成约2.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的损失,而且最终成本还不确定。

苏黎世保险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创建于1872年。目前的员工有近6万人,客户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其核心业务包括为个人、大中小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提供广泛的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及相关服务。

惠誉、瑞信等机构此前估算,天津港爆炸事故或为保险公司带来10~15亿美元承保损失,可能超过此前保险史上9亿美元赔偿的海力士火灾案,成单次事故最大赔偿案。

不过,网上有不少声音质疑“苏黎世因天津爆炸巨亏17亿”的说法,因为苏黎世保险在华业务市场份额并不高,且天津爆炸案的主要承保公司均为中资公司,其中,大地财险承保的一家仓库估损也就17亿元。

企查猫

企业说也未查询到苏黎世保险具体在天津港承保了哪家公司的仓库,但按照惠誉的说法(如下图),其损失可能来自国际再保险业务。

惠誉估计,天津地区的财产和意外保险企业通常会将10%~15%的风险转嫁给当地和国际再保险商。

再保险被业内称之为保险公司的保险,即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将原有保险承担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再次保险的行为,符合保险大数法则,利于降低保险公司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此前国内专业再保险市场主体仅有10家,大部分为外资再保险公司的在华分公司。随着再保险市场升温,截至2016年3月,中资性质的再保险公司已上升至3家,打破了外资独大的局面。

而苏黎世保险,作为瑞士最大的保险公司、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前100位的企业,属于国内较早拿到再保险牌照的外资保险公司。

企查猫

百科显示,苏黎世1993年就在北京设立办事处,2000年左右入股新华保险,占比10%。2005年10月获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的批准,在北京筹备财产保险分公司。2006年5月,在北京成立财险分公司,又在当月获得了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资料称,苏黎世成为自北京对外国保险公司开放以来,首家获得财险执照在北京开展业务的外资财险分公司。 经营范围: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财产保险业务;短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近年,苏黎世在华野心正慢慢凸显,其对外宣称计划2016年前计划在中国开五家分公司,包括上海分公司,已于2014年10月开业。

综合以上资料,苏黎世保险在天津港爆炸中损失巨大,甚至是损失最大的外资保险公司,基本符合事实。

但一般说来,保险公司自然灾害事件理赔造成的损失,有再保共保和准备金体系分摊,不可能因为一次事故造成全面严重亏损。况且2.75亿美元的亏损,对于苏黎世保险这样的大金融财团来说,也并不是承受不起的数目,更不可能逼迫高管的自杀。

事实上,在宣布放弃五百亿收购的那份声明中,苏黎世同时对2015年上半年一般保险业务将低于预期的盈利状况作出警告,称这一状况将会延续至三季度。又指近期完成的准备金评估显示,三季度美国汽车责任险及其他业务线所面临的潜在负面影响约3亿美元。

苏黎世保险作为以保险为核心业务的金融服务机构,一般保险业务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2016年1月,苏黎世再对业绩发布盈利警告,预计在2015年第四季度,在其主要业务——一般保险业务上的亏损为1亿美元(约合9118万欧元)。

资本市场对此最直接的反应是股价暴跌8.15%,跌至226.60瑞士法郎,成为当天欧洲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FIRST 300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只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苏黎世此次下调盈利预期,主要是由于去年在英国和爱尔兰的风暴所导致,估计为2.75亿美元的累计成本。

预测很快得到验证,今年5月发布的财报显示,苏黎世保险集团今年第一财季净利润同比下降28%至8.75亿美元,总营业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87亿美元下降到176亿美元,同比下降6%。

企查猫

业绩不佳成为前CEO马丁-塞恩引咎辞职的直接原因,马丁-塞恩在2015年12月1日宣布辞任苏黎世行政总裁,今年初,意大利最大保险公司前CEO Mario Greco正式接任其位。

马丁-塞恩担任苏黎世保险CEO有6年的时间,据彭博社早期报道推断,马丁-塞恩是一位有作为的领导,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时任首席投资官(CIO)的塞恩以其“保守策略”帮助苏黎世保险集团安稳度过艰难时刻,和同业相比,该保险公司资产端出现问题的几率很少。

但从去年9月开始,受中国天津爆炸案殃及出现连番获利预警,塞恩被迫放弃以56亿英镑收购RSA。这对他冲击很大。随后塞恩辞去CEO一职。

据《英国金融》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塞恩近期有抑郁迹象,且他越来越难以适应辞职之后的生活。

这暗示塞恩自杀,很可能是心理状态方面出现问题,并非国内媒体渲染的,因无法接受天津爆炸导致的巨亏,引咎自杀。

塞恩自杀的具体原因,苏黎世保险在声明中,表示将进一步调查。但三年内,两位高管自杀,足以说明苏黎世内部管理已经出现问题。

企查猫

据华尔街见闻,2013年8月26日自杀身亡的苏黎世前CFO Pierre Wauthier在自杀前留下两封遗书,其中一封写给公司的,对苏黎世保险董事会主席及德银前CEO Ackermann傲慢霸道的作风进行了强烈控诉,称其让他感受到“过度的压力(undue pressure)”,让他绝望。

之后,Ackermann发布辞职声明,称Wauthier的家人认为他应该为Wauthier之死承担部分责任,所以决定辞职。

据中国网补充,就在Wauthier自杀前几周,瑞士电信CEO斯洛特也在瑞士首都伯尔尼附近的家中自杀。

Wauthier及斯洛特自杀的原因惊人相似,瑞士电信高层的个性冲突令斯洛特难以忍受,该高层并不熟悉电信业,却大事改革,被要求执行此项任务斯洛特不得不违心做事。此外,每天24小时的工作同样让斯洛特难以忍受。

由此来看,上述几位瑞士高管的接连自杀,实则反映出了大型公司高层和下属在磨合过程中的尖锐矛盾,以及企业家在重大角色转换时,面临的不适应,由于自身的想法被人为强制压制,生活和工作又长期不能得到有效的平衡,或者带着失败的烙印退出一线,挫折感、屈辱感长期萦绕在心头,无法得到有效排解,在压力达到顶峰时,悲剧于是不可避免的发生。

不得不说令人惋惜、悲痛。

当一些人选择放弃生命时,有更多人在为一线生机挣扎。我们甚至难以评论哪种选择更正确,只希望健康的人能够珍惜当下。

关注企业说(qiyeshow),一键求财经新闻真相↓↓↓,就这么简单!

企查猫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