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真成“雷”布斯:投资人说小米值1000亿 我却只估了100亿

罗剑

中国自古就有“成王败寇”的说法,意思是说,成功者权势在手,说什么就是什么,无人敢责难;失败者纵使有一千个失败的理由,也是百口莫辩哑巴吃黄连。这句话放在春风得意的小米雷军身上,前瞻小编觉得颇为贴切。

前瞻经济学人

昨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当选福布斯2014年度商业人物,在小米总部,雷军接受福布斯杂志资深编辑范鲁贤采访时,大谈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天使投资人投资心得、团队建设和用人标准以及小米未来发展规划。在范鲁贤问到小米今年销量及收入时,雷军的回答显得颇为保守,范鲁贤接着抱怨称,关于小米有关的权威资料并不多,雷军则表示“我四年前讲刚才的话,是没有人信的。”他接着说到,他四年前说错的唯一一句话是,在小米一无所有时,他认为小米只值100亿美元,但俄罗斯亿万富翁Yuri Milner告诉他小米的价值应该在1000亿美元。事实证明,Yuri Milner对了,他错了。

雷军四年前少估一个零,是创业者的踏实而不是错误

雷军作为创始人却没有清楚认识到小米的潜在价值?前瞻小编不这么认为,根据各类采访稿,雷军在年近40岁创业前,已经是互联网行业响当当的人物,借用一篇文章的说法“那一年雷军是总经理,马化腾在打工,马云还在四处碰壁”,连360周鸿祎都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他对雷军都是仰视状态。雷军在金山时试水创办的卓越网,之后被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这让他在31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2007年底,金山上市成功,雷军选择离开,转身成为天使投资人,斩获也是颇为丰厚。但这些成就并不是就意味着雷军在40岁的年龄创业是信心满满的,觉得一定能成功,相反他是犹豫的、观望的、不自信的、害怕失败的,在其个人演讲中雷军就向听众解读过这种心情:“其实我下定决心做小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其实焦虑过很多的事情,比如说我要去做手机,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手机,由谁相信我可以做手机?有谁愿意跟我一起去做手机?有哪个投资者愿意把钱给我去做手机?这是我无比焦虑的一个问题。”他还称”我甚至都没有勇气跟张颖说,我打算自己做手机,可能大家低估了这个心理压力,因为我也是一个投资者,在创业的投资者失败的概率和第一次创业是一样的,比别人比别人有更多的经验,往往这些经验,闹不好都是陷阱。”

前瞻经济学人

从以上雷军的表白,可以看出,雷军创办小米是抱着“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心理准备,而当时国内智能手机的激烈的竞争态势也足以让他保持谨慎的态度:外有苹果、三星在中国称王称霸,内有华为、中兴、HTC、联想等虎视眈眈。毫无经验的小米,既无专利,又无名气,想要冲出重围确实不易。所以四年前雷军能给小米估值100亿美元已经是相当大胆。但是四年后,站在已经成功的基础上,雷军再来说当年的估值是个错误,就颇有点“成王败寇”的意味了,正如一位网友留言中所问的“假如小米失败了,那雷军你要怎么说?”

小米用四年时间做到全球第三确实不易,但谈成功为时过早

凭借着雷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八字箴言及“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的审时度势之道,小米用四年时间超越三星、华为做到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确非常不易,其创造的互联网直销、高性价比商业模式(价格最低,配置做到最高)也确实经历了如马云所说的让竞争对手“看不见、看不清、看不懂”的发展历程。但马云最后一句让竞争对手“跟不上”,小米没有做到,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华为、魅族、联想、中兴、酷派等纷纷宣布建立起自己的电商平台,并连续推出千元机、两千元机,曾经让小米赚得盆满钵满的2000元中档机蓝海市场已经演变成一片红海。今年双十一销售数据也显示,目前在支撑小米手机继续走量的大头也就是红米系列,千元以上则被华为、魅族等分流不少。此外,千元机能走量,能建立品牌知名度,但是如何盈利,如何走得长远,也是摆在厂家面前十分现实的问题。

前瞻经济学人

同时,小米还有其他软肋,专利问题,生态建设问题,雷军在接受福布斯商业杂志采访时表示,小米做手机,就是做移动互联网,不是做手机本身,做的是里面的东西……在今后,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盒子甚至小米路由器都要连接起来,建立起一个家庭生态系统。这是一条比小米手机更长远也更艰辛的路,虽然雷军请来了陈彤,并投资了华策影视、爱奇艺、优酷土豆,但如何平衡百度、优酷、腾讯这些视频网站微妙的平衡关系?如何做大做强小米电视,让用户认可?如何应对千元机日渐饱和的市场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都是雷军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正如苹果副总裁回应小米要做到“世界第一”说的那样“it’s easy to say”,雷军真的不要把成功想的太简单,要做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