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低速增长 产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刘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16全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约为3700亿元,比2015年度的3080亿元增长了620亿元,增长率约为20.13%。根据预测,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生长期。

在2016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各国市场需求疲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等因素影响下,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规模为389.1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1.1%,同期增幅下降6.4个百分点。

进入2017年,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整理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6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累计4608680千美元,金额同比增长5.23%,当月金额出口金额840,330千美元。

以下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金额统计:

医疗器械

  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千美元)    
时间 年度累计金额 金额同比增长率(%) 当月金额
2017年06月 4,608,680.00 5.23 840,330.00
2017年05月 3,769,595.00 4.30 827,170.00
2017年04月 2,942,739.00 4.42 803,188.00
2017年03月 2,139,549.00 4.93 831,328.00
2017年02月 1,308,662.00 -0.61 515,452.00
2017年01月 793,246.00 4.65 793,246.00
2016年12月 9,361,145.00 -0.26 959,272.00
2016年11月 8,405,767.00 -0.54 856,842.00
2016年10月 7,568,712.00 -0.89 757,035.00
2016年09月 6,844,620.00 -0.12 814,755.00
2016年08月 6,030,427.00 0.49 841,128.00
2016年07月 5,193,529.00 -0.27 817,448.00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受限于技术研发实力,在产业竞争方面,国内企业占据中低端市场、国外企业占据高端市场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状。

在诊疗设备、医用耗材、口腔设材、康复保健、医用敷料五大细分领域中,本土医疗器械出口优势仍集中在康复保健、医用敷料等中低端领域,进口方面,则是高附加值的诊疗设备为主。

要改变现有格局,企业必须有国际化思路。对于医疗器械企业国际化路径,本土医疗器械企业首先要以打造产品为基础,在产品、定价、渠道、营销等多方面齐下功夫。其次尝试海外并购,在引入先进技术的同时,通过渠道扩张来加速研发和推广产品。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