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规划出炉 PM2.5下降15%

数据酷

霾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无疑是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排放大量污染物,这是“元凶”。而静稳天气、风力小、湿度大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导致污染物不断累积,这是“帮凶”。

对于气候变化和雾霾的关系,科学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人们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有人甚至不屑一顾地认为这是在找“替罪羊”。实际上,在应对雾霾时,充分考虑到气候异常的蛛丝马迹,有利于精准预预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前瞻经济学人

有研究表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频繁出现,和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世界气象组织称,今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和气候变暖相伴而来的,往往是静稳天气增多、降水日数减少、冷空气活动变弱、平均风速减小,这加剧了霾的发生。

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2-2017),北京2017年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今年前10个月,北京市PM2.5累计平均浓度为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8%。但从11月27日至12月1日,北京及华北地区遭遇大范围雾霾,局部PM2.5近千。北京若要如约完成上述“行动计划”和“十三五”的目标要求,将面临更大挑战。

北京“十三五”PM2.5下降15%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在“十三五”时期,北京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5%左右。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对各类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减少空气重污染天数。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十三五”市场前瞻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