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分析:包装垃圾问题加重,商业模式创新加速快递绿色化

明少

我国快递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海量快递“垃圾”成灾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快递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2018年,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同比增长26.6%。预计2019年快递业务量将突破600亿件。

今年3月的淘宝“女神节”,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乔女士和室友一共下了21个订单,那段时间,她们家的快递包装多到堆成了一个小山。她们每天上班出门前都会带上一堆快递包装纸盒和塑料袋,顺手扔在楼下的垃圾箱里。“楼下的垃圾箱也被快递包装堆满了,看着挺可惜的,但也没有办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快递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设计策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底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截止至2019年4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为49.2亿件,同比增长31.1%,业务收入达592.5亿元,同比增长26.8%。

累计方面,2019年1-4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达到170.7亿件,同比增长24.8%,业务收入也累计达到了2135.4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32.4亿件,同比增长1.1%,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134.3亿件,同比增长32.7%,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4亿件,同比增长13.9%。

2018-2019年4月全国快递行业业务量、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

2018-2019年4月全国快递行业业务量、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2018-2019年4月全国快递行业业务量、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如此大规模的业务量和快速的增长速度,原本见证的是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海量快递的背后,是快递包装垃圾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的日益加重。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直接使用”塑料袋约147亿个,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约68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铺展开的面积可以覆盖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市整个城区;以及3.3亿卷胶带,按150米每卷规格计算,所耗胶带可以缠绕地球1200余圈;封套总使用量约34亿个,其中99%为快递企业直接使用。

2018年,全国快递业共消耗快递运单逾500亿个、编织袋约为53亿条、塑料袋约为245亿个、封套57亿个、包装箱约为143亿个、胶带约为430亿米。

据了解,包装垃圾无害化处理较低,尤其是塑料垃圾,会造成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塑料颗粒进入地下水循环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另外,塑料中的重金属和多环芳径也会对土壤造成难以逆转的污染。

目前,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则为85%——90%。快递包装垃圾污染问题俨然已经成为目前环保问题的重中之重。

快递包装“绿色化”待解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家邮政局等有关部门提倡快递包裹“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由此推动了一些快递企业使用电子运单、可降解纸箱等,纷纷在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等方面进行尝试探索,环保包装使用比例明显提高,快递封口包装用品使用量有所下降。

事实上,社会各界及快递企业一直都在为快递包装绿色化做着努力。

“各家快递公司目前都在推进电子面单,电子面单化大幅度减轻了纸类污染。这几年快递面单的尺寸由大到小,从五联单到二联单、一联单,快递企业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而且越来越多的快递企业选择使用了新能源厢式货车,直接提升了空气质量。”某百世快递加盟商徐炜在指出。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在表示,快递及相关物流企业在快递物流行业“绿色化”中,主要贡献在于响应党和政府及行业对环保的要求,在运输方式中,更多考虑环保问题,实现节能减排,助力全社会降本增效,绿色发展。

“但是,在快递绿色包装方面的努力和实践还远远不够,大多数企业仅停留于理念宣传阶段。”解筱文坦言。

在快递包装回收方面,了解到,早在2017年,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菜鸟驿站就设置了绿色回收台。同学们取到快递后可以直接在回收台拆快递,不仅解决了快递垃圾,也实现了快递包装的回收。寄包裹时,工作人员再挑选清理过的箱子给同学免费使用。这种创新环保模式,使菜鸟驿站每天可回收的快递箱有200多个,一整年可省10万个纸箱。

目前,这阵“绿色快递风”刮到了我国的其他很多高校,“回箱计划”还让年轻人爱上了“绿时尚”。仅去年“双11”期间,就吸引了全国100多所高校的10万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回收的纸箱加起来足足有30吨重。在上海财经大学的一家菜鸟驿站里,包装物的二次利用率达到了40%左右。东北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一人就捐了117个纸箱。河南新乡医学院心灵手巧的医学生们,把回收到的2000多个纸箱变成了猫屋、相框、背包等物品。

据不完全统计,有将近7成的大学生在菜鸟驿站取完快递后会选择到绿色回收台拆包裹,把纸箱留下,供他人免费使用。

实现“绿色快递”任重道远

为了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国家也出台了不少政策。2017年,国家邮政局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2018年,新修订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发布,绿色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9年初,《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制定本市快递业绿色包装标准,促进快递包装物的减量化和循环使用。”

尽管社会各界都已经行动起来,但要真正实现“绿色快递”,仍然任重道远。

在一组组令人心痛的数据背后,中国快递包装垃圾的总体回收率却小于20%,纸板和塑料实际回收率不到10%。

要实现“绿色快递”,除了消费者方面取到快递后是否愿意将包装箱放入回收台的问题外,还存在快递企业是否愿意投入人力物力的问题。

去年以来,一些电商平台在配送方式上为用户提供了“绿色包装”选项。然而,使用可循环包装箱、即时回收的送货方式并不受打包和配送人员待见。

有业内人士介绍,一方面,“个性化”的绿色包装会增加打包人员的时间,影响配送效率;另一方面,因为要即时回收,开箱取货也会耗时更久。而配送员和打包员的工资皆与单量挂钩,因此缺乏“绿色”动力。

对此,解筱文指出,从包装本身而言,主要难点为快递包装循环使用难、塑料包材回收难,特别是外卖包装回收降解处理难。从快递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看,推行快递绿色化,需要企业更多的成本投入,企业难有实质性的推动。从社会消费群体看,更注重于自我的消费和服务享受,对快递绿色化的认知和参与不够。

对于快递企业来说,“目前还是无法有效解决重复化的利用,快递企业的作业流程决定了快件在转场运输的时候需要加固包装,而非取消包装;如今在公众面前快递企业的包装问题被放大了,快件需要包装,合格的包装保障了客户隐私,但要拒绝过度包装。”徐炜如是说。

“快递的绿色化几乎是革新快递行业的方方面面,驱动包裹运转的是人和设备、车辆,多维度、多环节共同应用前沿技术,政府作用凸显,不但有各种补贴,还赋予了新能源车的路权,政府的科学管理是推进快递物流业绿色化的基础。”徐炜进一步说道。

解筱文以为,每年全国数百亿件的快递量,完全具备规模化、低成本解决快递物流行业“绿色”中存在的难题。一方面要在技术上创新研究,实现更多快递包装能循环使用,高效绿色降解。

“另一方面,可从商业模式上创新,将绿色化稀释于整个商业全过程,实现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快递物流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共责共赢。”解筱文补充道。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