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展趋势 提升用户体验是方向

秦政

在各类视频场景中,视频源质量成为当前各类视频服务用户体验提升的普遍短板。

随着视频业务付费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中国消费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观看的内容本身,对高清、流畅、跨屏播放等良好观看体验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视频市场从发展用户规模进入发展视频体验的新阶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视频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50391万人,使用率为73.2%。

视频

近日中国信息消费推进联盟最新发布的《2017-2018中国视频用户体验白皮书》显示,视频源质量、交互体验、观看体验是决定用户视频体验提升的关键因素。国内市场支持HDR、高帧率、广色域的4K电视尚不足10%,机顶盒不足0.1%,产业各方对技术标准和体验等级的要求不一致,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信息消费领域,视频是各类信息消费应用中的第一流量大户。工信部信息化软件服务业司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李琰26日在中国视频消费高峰论坛上表示,过去一年视频付费用户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视频的需求将为视频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也给技术、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前中国视频消费已经走过了扩大用户规模的阶段,正在步入提升服务能力的窗口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所长胡坚波表示,国家出台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相关指导意见,其中就特别提到视频消费的内容,希望不断丰富高清互动的视频节目,发展交互式的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等集成服务业务,打造灵活创新的服务新业态。

《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家庭电视收视用户达4.47亿户,电视覆盖家庭总量趋于饱和。有线电视用户总量2.39亿户,其中高清用户为9283.5万户,互动点播用户数达6134.4万户,4K点播用户数为873.3万户。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视频专家、视频体验联盟执行秘书长罗传飞表示,在“超宽带、大视频”的总体业务环境下,三大运营商将TV视频定位为战略性基础业务,IPTV利用宽带优势,跨过标清、高清阶段,迅速切入超高清快车道。以OTT TV和移动视频为代表的新型视频服务,也正随着终端性能、内容分发能力、网络承载能力的提升,迅速实现着体验迭代,超高清产业即将爆发成为业界普遍共识。

与之对应的是,国内市场支持HDR、高帧率、广色域的4K电视尚不足10%,机顶盒不足0.1%,产业各方对技术标准和体验等级各自解读、各自定义、各自发展等因素,导致产业链步调不一致,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

罗传飞表示,本次《白皮书》结合全4K体验目标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全4K定义和技术参数,并将在功能上支持更多种编码标准(已经支持MPEG2、H.264、H.265、AVS2等),在应用上支持更多的视频服务场景(通信视频、监控视频、视频会议)。

《白皮书》根据uVES模型和算法对中国视频用户视频体验进行了综合评分,其中广电uVES综合得分2.98分,IPTV uVES综合得分3.08分,OTT TV uVES综合得分2.19分,移动视频uVES综合得分2.80分,跟极致视频体验(uVES 4.5分以上)均有较大差距,视频源质量、交互体验、观看体验是决定用户视频体验提升的关键因素。

《白皮书》指出,在各类视频场景中,视频源质量成为当前各类视频服务用户体验提升的普遍短板。目前IPTV高清直播频道占比77%,高清点播内容占比超过62%,但是达到15M以上码流的4K点播内容占比仅为6.5%。

此外,各类视频服务用户交互质量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广电DVB(数字视频广播电视)点播加载响应时长平均为1.9s,直播频道切换时长总体平均时间在1.2s.IPTV直播频道切换时长在0.5s~1.0s之间,点播加载时长在1s~1.75s.OTT点播平均加载时长1.6s。

《白皮书》指出,广电DVB通过快速频道切换技术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升直播点播的交互体验。IPTV在直播频道切换有技术优势,需要进一步降低点播的交互时延。OTT TV在宽带持续提速的背景下可以进一步优化交互操作的流畅性。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