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煤价稳定政策效果尚待观察

明少

供需紧平衡短期难以改观

动力煤价格持续高位之时,各方诉求的“博弈”也更加深入。供需紧平衡的基本面短期难以改观,但政策部门保障用电供应的决心也坚定不移,预计在到达各方可接受的平衡点之前,多头或许仍保有优势。当前限价政策和市场博弈的核心关键在于,在短期供需矛盾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通过大型煤炭集团承担亏损来为煤炭市场进行降温的方式是否可以持久。

煤价维持高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动力煤期货整体维持攀升势头,本周三主力1809合约冲高至652.6元/吨新高后小幅回调盘整,截至昨日收盘,收报643元/吨。不过,在价格持续上涨一段时间之后,煤价涨幅开始缩窄。

随着北方港口5500K煤种突破700元/吨,下游对高价煤抵触情绪有所加强。在日耗持续回落背景下,长协量基本能够满足电厂日常消耗。因此,整体补库节奏有所放缓。5月中下旬以来,长协量持续快节奏发运成效显著。近期环渤海主要港口库存整体快速增加,而长江口区域整体库存水平再度攀至近年新高,中间环节库存持续走高也对煤价形成一定压制。

同时,近期市场传言华南地区进口煤即将放开,福州、广州港通关加速,电厂直达进口煤通关时间缩短到7天左右。

稳价政策效果尚待观察

煤价高位盘整之际,旨在稳定煤价的调控政策和市场基本面之间的博弈也成为左右煤价走势的焦点,任何一方取得优势就可能改变煤价的趋势性走势。

煤价走高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是下游电厂需求持续增加。动力煤价格的绿色区间为500元/吨至570元/吨,因此,5月下旬以来,发改委等政策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多次发声稳定煤价。

目前大秦线、朔黄线基本保持满负荷运作,同时铁路运力也在逐渐向长协煤倾斜,“保供、保运”工作不断推进。另据市场消息,目前伊泰、蒙泰、满世、兴隆、聚祥、九赫等地方重点煤炭企业已在上游组织平价煤炭近300万吨,将以接近长协的价格投放环渤海港口市场,满足电力企业迎峰度夏需求,实现“煤电共赢”,共同维护沿海煤炭市场的平稳运行。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由于担心稳价政策加强,目前市场存在一些悲观情绪,涨价预期受到抑制。不过,稳价政策效果仍然需要观察。

要想引导煤价合理回归,仅靠目前公布的降价措施仍较难达到目标,需要实质性增加供应措施配合。

供需短期恐难平衡

虽然大型煤企带头下调价格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看涨氛围,但由于环保风暴来袭导致主产区煤炭产量受到抑制,加上马上进入“迎峰度夏”用煤高峰期,随着6月下旬气温升高,下游电厂对动力煤仍有较强的刚性需求,预计短期之内供需仍难平衡。

当前环保、安全检查均将对煤炭供给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煤炭价格形成利好。同时,铁路运力不足也时时刻刻困扰着煤炭供求,目前铁路运输形势难言乐观,对市场煤价格产生支撑。再者,煤炭进口政策将明显影响供求关系,收紧煤炭进口措施也会对煤炭价格起到利好作用。

虽然近期政策多方发力,长协供给力度加强,促使短期市场表现平稳,但综合市场整体情况来看,对后市供给形势依旧保持偏紧预期。

此外,虽然进口煤方面近期市场传言甚嚣,但依旧没有明确政策表明将彻底放开限制。在政策未明的背景下,国内主要进口商操作多表现谨慎,从进口煤20-30天的采购周期来看,即便放开,在近期下游补库需求陆续释放背景下也或难起到调节稳定市场作用。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