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行业市场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网络视频市场加速发展

罗林

近年来,我国电视剧行业产量颇丰,发展态势良好,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投资、制作、交易、播出和广告经营五大环节在内的,有电视剧制作方、购买方、播出方、观众和广告客户等多方参与的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形态。目前,电视剧产业正在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的阶段。电视剧产业将在制作数量、播出平台、广告收入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积累经验,日益成熟,在产业运作上不断增强其自身实力。

近年来,随着电视剧行业的相关政策放宽以及各种扶持政策的出台,我国电视剧市场在20 世纪90年代尝试制播分离后,开始向民间资本开放,电视剧制作机构数量逐年稳步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视剧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8-2017 年期间,我国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从2,874 家增长至14,389 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60%,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12-2016 年期间,我国获得许可发行的电视剧部数从506 部减少到 334 部。但从每部电视剧的平均集数来看,集数呈上升趋势,说明为了提高收入和规避风险,电视剧制作机构提高了每部电视剧的集数。从市场规模来看 , 我国电视剧行业市场发展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

2008-2017年中国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机构的数量情况

2008-2017年中国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机构的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电视剧发行部数的缩水

电视剧发行部数的缩水,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电视剧实现“一剧两星”政策以及头部五大卫视收视率呈现马太效应,导致电视台端对电视剧内容的承载能力下降,获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每年约有20%无法实现播出。

电视剧黄金档在综艺节目的不断挤占下播出时间有限,周播剧模式有待验证,五大卫视对大成本大IP剧的容纳量一年在50部以内,从2018年五大卫视黄金档及周播档的排播可看出,电视剧扩档的空间非常有限,发行部数与播出部数之间的鸿沟增大导致电视剧积压状况未得到显著改善,因此电视剧的去产能2018年仍将持续。

另一方面,制作方本身面临不断洗牌,制作理念也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原有制作方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背靠地方电视台的传统制作方正在遭受新兴制作方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多的制作方追求精品化策略,以少数几部大剧撬动公司整体收入的增长。

电视剧题材

2017年中国电视剧立项题材中59%为当代题材剧,18%市古代题材剧。近代题材电视剧占总立项电视剧数量的17%,而现代剧以及重大题材剧分别占比5%和1%。总的看来,我国电视剧题材集中表现为当代剧,古代题材剧和现代剧数量不相上下。

2017年中国电视剧立项题材统计情况

2017年中国电视剧立项题材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古装传奇仍是最受欢迎的影视剧题材,而现代都市类成为了仅次于古装传奇的争夺重点,在优爱腾占比分别达到了29%、24%和19%。现实题材仍将是2018年的主要题材走向,即将上线的《橙红年代》、《大江大河》、《创业时代》均保持较高的话题度和关注度。

网络剧播放量情况

截止11月28日,11月电视剧网络播放量的第1名仍为《猎场》,该剧于12月9日在湖南卫视收官,收视表现较为平淡,开播期间CSM52城平均收视率为0.91%。但该剧在网络端持续表现良好,12月播放量达86.4亿,总共累计播放量达200亿,超越此前电视端大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129亿)、《我的前半生》(158亿)。相较于电视平台,网络端内容更为年轻化。

未来电视剧市场集中度的提升,一方面是通过借力资本市场,投资并购中小制作方,如华策影视收购克顿传媒、完美世界收购鑫宝源影视等举措实现产能的快速扩张。

另一方面,单个公司的产能扩张必然是渐进的过程,电视剧摄制作为人力密集型产业,通过将电视剧摄制过程制度化、流程化以及优质制作团队的吸纳,逐步实现产能的扩张。

新媒体的兴起为电视剧发行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IPTV 和互联网电视(OTT)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步发展成熟,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在线观看电影、电视剧等各类视频已成为潮流。在此背景下,各大电视台、网络运营商也纷纷进入网络视频市场领域,促进了网络视频市场的加速发展。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